摘要: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化“以赛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化“以赛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两天,在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实训中心,聚焦汽车发动机拆装、轮胎动平衡检测的专业课程正在有序展开,同学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完成流程操作、故障排查等实操训练。
“老师会分阶段地分配实操任务给我们做,我们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在不断摸索、不断探寻的实操中,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在慢慢提升。”汽修班学生杨毅说。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以赛促培”,是该校鲜明的教育特色。教师将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加强实操环节教学,指导学生备战各类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反复训练、实战打磨中,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扎实的实操技能,真正实现“以赛强技、以练育人”。
“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多动手、教师多指导,让学生在一次次实操中熟悉掌握技能流程。”交通运输部教师文毅介绍,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师生在共同训练和学习中,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不仅收获了亮眼的赛事成果,更实现了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的同步提升。
2024年,学校荣获2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师荣获3项省教学比赛一等奖;学生竞赛成绩获州级以上奖项从11项增长到31项,增长近2倍,更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铜奖,实现了国际赛事奖牌“零的突破”。
近年来,为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科学设置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直播电商服务等7个专业,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合作路径,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轨并行,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我们借助东西部协作契机,把学生和老师送到广东顺德,让他们深入企业参与岗位实习和实践锻炼,对学生技能进行全方位打磨与提升。老师也通过下企业去锻炼,把学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知识带回课堂,反哺教学改革。”剑河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李毅表示,通过这种“走出去学、带回来教”的模式,有效打通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让课堂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
不仅如此,学校还通过“校校联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依托“校企合作”对接一线岗位需求,为学生成长搭建起更广阔的平台。据了解,学校目前建立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共18个;与8所高职院校实施“中高3+2”贯通培养,更突破办学瓶颈,与贵阳康养职业技术大学实现了“中本3+4”贯通培养的“零突破”;联合本地及顺德共11家企业开展“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培养;与顺德5所优质中职学校建立联合培训机制,累计组织200人次教师赴佛山及省内名校跟岗学习,不断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谈及未来发展,李毅充满期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和东西部的企业进行更深度的沟通和融合,在校内开展‘一专多能’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技能,同时全方位开放实训室场,拓宽就业路径,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多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