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老总愁白头,仓库119亿存货砸手里,有富二代接棒也悬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16:29 1

摘要:当年这广告简直魔性,电视里、公交上随处能听见,门店更是开得比街角便利店还密,过年给老公、老爸买件衬衫,第一反应就是往海澜之家钻。

要是聊到男装,不少人应该都记得那句“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

当年这广告简直魔性,电视里、公交上随处能听见,门店更是开得比街角便利店还密,过年给老公、老爸买件衬衫,第一反应就是往海澜之家钻。

最近这牌子还有个大动作,让创始人周建平的儿子闺女接棒,只是没想到姐弟俩刚上任让就遇到了和宗馥莉一样的难题,海澜之家这下能顶住吗?

早年的海澜之家是真风光,2002年开第一家店,就在服装市场站稳了脚跟,后来印小天、杜淳代言的广告一播,全国男女老少都知道这牌子。

那时候门店扩张跟“开盲盒”似的,2013年就破了3000家,2014年上市后,市值一度快摸到450亿,创始人周建平还当过服饰圈的首富。

可风水轮流转,现在再提海澜之家,年轻人都打趣说这是“老男人的衣柜”,店里的衣服也被贴上“爸爸衫”的标签。

不是说不好,就是总少点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劲,其实这问题早有苗头了。

海澜之家早年走“轻资产”路线,自己不搞工厂不养设计师,只当供应商和门店的“中间人”,卖不掉的衣服还能退回去,自己稳赚不赔。

这招早年管用,可时间长了就露馅:供应商没动力搞创新啊,反正卖不动能退,干脆一件经典款卖十年,年轻人自然不往海澜之家跑了。

2020年,周建平把家业交给了儿子周立宸,当时还说“32 岁的海澜之家,由32岁的周立宸接班”。

这小伙子背景不差,清华学金融的,早年在投资公司待过,2012年就回自家公司帮忙,一步步做到副总裁。

姐姐周晏齐也不简单,留过洋、在新加坡银行干过,2014年进海澜之家,当年公司上市还让她成了“江苏女首富”,现在偶尔还在社交平台露露面。

姐弟俩接棒后,也没闲着想让牌子“年轻点”,比如签了张颂文、沈腾当代言人,想靠明星拉点人气,连海外市场也想闯一闯。

可效果嘛,大家心里都有数,街上穿海澜之家的,还是以中年人居多,年轻人宁愿多花点钱买潮牌,也不愿碰“爸爸衫”。

这次海澜之家换了新玩法,要去香港上市,为啥还要去港股?说白了,还是国内市场不好做,想多拿点钱往海外闯。

毕竟国内服装市场回暖慢,自家业绩又下滑,存货还压得慌,去港股融资,既能缓解现金流,也能支持海外开店,比如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据说已经在布局了。

可港股上市也不是万能药,先不说海外消费者认不认“海澜之家”这牌子,就算融到钱,要是产品还是老样子,那钱花出去也未必有效果。

其实最近几年,不少民企都到了“交棒”的时候,这些创始人大多 50后,年纪到了不得不交棒,可接班真不是接个职位就完事。

就像娃哈哈的宗馥莉,接棒后也遇到不少麻烦,员工辞职、家里争产的事都有。

海澜之家姐弟俩虽然看着顺顺利利接了班,但要守住300亿家业,比老爸当年创业难多了,现在消费者挑得很,市场竞争又激烈,稍微走偏一步就可能掉队了。

当年海澜之家靠一句魔性广告火遍全国,成了多少家庭的“男装首选”,现在却卡在“不上不下”的尴尬里,想抓年轻人抓不住,想守中年人又怕被新牌子抢生意。

姐弟俩冲港股、搞转型,想法是好的,可最终能不能成,还得看衣服本身。

毕竟不管是“二代”掌舵,还是去香港上市,消费者的钱包都不会凭空买单。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