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北分公司境外项目党支部成立于2022年5月,现有正式党员13人。这支诞生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壮阔征程上的年轻战斗堡垒,以“跨越山海跟党走、扎根海外建新功” 为信念,破解跨国管理难题、融合多元文化差异、引领项目攻坚突破,让党徽在异国他乡的建设一线熠熠生辉。
——记中国化学二化建示范项目党支部、西北分公司境外项目党支部
西北分公司境外项目党支部成立于2022年5月,现有正式党员13人。这支诞生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壮阔征程上的年轻战斗堡垒,以“跨越山海跟党走、扎根海外建新功” 为信念,破解跨国管理难题、融合多元文化差异、引领项目攻坚突破,让党徽在异国他乡的建设一线熠熠生辉。
破局跨国壁垒,打造“云端堡垒”党建新模式
空间阻隔是跨国党建的核心难题。境外项目党支部立足项目实际,根据职责分工和地理位置,分设了国内党小组和国外(安哥拉)党小组负责基层日常工作。虽远隔重洋,但每月一次的“跨洋党小组会议”雷打不动。境内外党员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学习党的最新精神,围绕提升海外大型炼化项目EPC管理能力深入研讨,学习“一带一路”建设者楷模的先进事迹,安哥拉一线党员积极分享跨文化管理的实践经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为项目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两个党小组跨越赤道高效协同,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成功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聚焦攻坚一线,彰显“党员先锋”硬核担当
党建的生命力在于融入生产。党支部在安哥拉洛比托炼油厂一期工程项目现场精心布局,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要求党员亮身份、明责任、作表率。组建的党员突击队更是成为项目攻坚克难的尖刀力量。2024年“大干四季度”劳动竞赛期间,项目进入土建施工高峰期,多个关键节点任务迫在眉睫。党员突击队临危受命,承担了最艰巨的施工任务。突击队队长带领全体突击队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将科学的施工方法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贯穿始终。面对44单元9台大型储罐区环墙混凝土浇筑体量大、技术要求高的挑战,他们不断优化浇筑方案,精准计算,最终高质量完成浇筑任务。在34单元2台大型球罐基础的施工中,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精度要求极高,突击队员一丝不苟,反复校验,确保万无一失。同时,62单元7个单体建筑的土方开挖任务也在突击队的统筹下高效推进。凭借拼搏精神和过硬作风,在突击队的带领下不仅按期完成所有节点,更实现超额突破,为后续安装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双融双促,绘就“共商共建”和谐画卷
境外项目党支部立足“五不公开”的原则,构筑安全丰富有特色的境外党建阵地。
文化交融筑同心。安哥拉项目党员干部争做“文化融合的先行者”。国外党小组深入了解安哥拉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法律法规,帮助团队快速适应。同时,党支部精心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融共生,极大增强团队凝聚力、归属感,有效激发当地员工积极性,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技能共享筑梦未来。 安哥拉洛比托炼油厂一期工程项目项目部始终秉承属地化管理理念,为安方员工量身定制系列技能培训。内容紧扣项目建设的核心环节和岗位需求。例如,针对土建施工,开设了水准仪精准操作、二次灌浆料规范施工等课程;针对设备安装,重点培训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校验;针对安全施工,则强化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规范及高处作业防护培训。中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担任导师,采取“理论讲解+现场示范+实操训练+考核评估”的模式,将复杂的工程知识和技术要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安哥拉员工。这种“授人以渔”的培训,不仅提升了当地员工的实操技能,保障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更为安哥拉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炼化建设技术的产业工人,为项目长期运行和属地化发展播下希望种子,生动践行共商共建共享。
西北分公司境外项目党支部,这支在新时代征程上建立的年轻力量,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思路和务实的作风,在万里之外的安哥拉,谱写了奋斗实干的篇章。他们成功将党支部打造成海外项目的坚强战斗堡垒,生动诠释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为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当作为、贡献力量树立了榜样,让党旗在海外一线绽放出夺目光彩。(许花花)
来源:微文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