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三九,阴气最重的一个月!提醒中老年人:最不能做的4件事

摘要:一九: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9日。此时寒冷初现,人们开始感受到冬日的严寒,许多地方会有吃饺子等习俗。二九:2024年12月30日至 2025年1月7日。数九深入,气温进一步下降,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冬日景象更浓郁。三九:2025年1月8日至1月16日

2024 年冬至是12月21日,从冬至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 “九”,三九的划分如下:

一九: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9日。此时寒冷初现,人们开始感受到冬日的严寒,许多地方会有吃饺子等习俗。二九:2024年12月30日至 2025年1月7日。数九深入,气温进一步下降,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冬日景象更浓郁。三九:2025年1月8日至1月16日。这段时间通常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寒风刺骨,大地冰封,人们需着重保暖。

中医讲究“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在三九天,人体阳气至弱,是调理身体的黄金时期。可以通过三九针、三九灸、火罐、穴位敷贴等方法进行中医调理,以平衡阴阳、调和脏腑、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恪遵宪度抄本》里的这句话,点明了冬至的特殊意义。

民间素有 “冷在三九” 之说,这冬至到三九的一个月,阴气盛极。对于身体机能有所下降的中老年人来说,这段时期格外需要注意养生保健,有几件事可是千万不能做的。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健康问题依旧不容忽视。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冬季,尤其是冬至后的这一段寒冷时期,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发病率显著上升。

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一个月阴气重呢?冬至一阳生,可初生阳气尚弱,阴气还占据主导,寒冷的天气就是阴气的 “外显”。大地冰封,万物蛰伏,人体也顺应天时,阳气内藏,气血运行相对缓慢,抵抗力下降。

这种时候,中老年人若不小心行事,就容易给疾病可乘之机。接下来,就不得不提醒长辈们,这最不能做的 4 件事究竟是什么。

一、切忌过早出门晨练

对于中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过早地踏出家门,投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晨练,无疑是在“引寒入室”,为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现代医学研究对此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这一生理反应虽然有助于维持体温平衡,但却也无形中增加了血压升高的风险。

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那些本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清晨的寒冷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健康杀手”,它可能诱发或加剧这些疾病的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

古籍《养生主》中早有明训:“冬日清晨,寒气袭人,宜晚起以待日光。”这不仅是对古人生活智慧的总结,也是对现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提醒。

建议将晨练的时间推迟至日出之后,当第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气温逐渐回暖,阳气也开始缓缓上升之时,再进行锻炼。

此时,空气中的寒气与湿气已大大减弱,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活动,既能有效避免寒邪的侵袭,又能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在具体行动上,中老年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晨练效果:

选择适宜的晨练地点,如公园、广场等开阔且空气清新的地方;

穿着要保暖且透气,避免因为过度保暖而导致出汗过多,反而容易感冒;

晨练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唤醒沉睡的肌肉和关节,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晨练强度不宜过大,应以和缓的运动为主,如散步、太极拳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二、忌蒙头睡觉

冬夜漫长,寒风凛冽,不少人为了抵御寒冷,习惯将头深深埋进被子里,以求得一丝温暖。

这一看似寻常的习惯,实则大大不利于健康。

蒙头睡觉会导致呼吸不畅,因为被子会阻挡外界新鲜空气的流通,使得被窝内的氧气供应不足,同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

长此以往,这种不良的睡眠习惯不仅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次日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窒息的风险。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在睡眠时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蒙头睡觉剥夺了这一基本需求,使得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这不仅会加速衰老,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

正如古代医学名著《千金要方》中所言:“夜卧当以薄被覆其首,令得微汗,不可令大汗淋漓。”这既强调了睡眠时保暖的重要性,又指出了过度保暖可能带来的危害。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建议: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是关键。可以通过使用暖气、电热毯等设备,将室温调节到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避免过度依赖厚重的被子来取暖。

选择透气性好的被褥和枕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即使被子稍微盖厚一些,也不会造成呼吸受阻的情况。

睡觉时可以适当将头部露出被子外,或者采用侧卧的方式,以减少被子对呼吸道的压迫。

三、少去人员密集、通风差的场所

冬至前后,随着节日氛围的日益浓厚,亲朋好友间的聚会也逐渐增多。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这一时期的健康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特别是那些密闭的空间,如大型商场、影院、密闭的餐厅包间等。

这些地方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往往成为病毒和细菌滋生的温床,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学研究显示,密闭环境中的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飞沫、气溶胶等多种途径传播,而且传播速度相对较快。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成为这些病原体的攻击目标。一旦感染,不仅恢复时间较长,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健康。

为了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中老年人可以采取以下具体行动建议:

合理规划出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特别是避免在人群高峰时段前往公共场所。如需外出,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环境清洁的地方。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务必佩戴医用口罩,以减少呼吸道病毒的吸入。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每次至少搓洗20秒。同时,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民间谚语有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中老年人更应注意保养身体,保护好自己,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四、忌大量饮酒暖身

寒冬腊月,万物萧瑟,人们总渴望找到一种方式迅速驱散体内的寒意。

此时,一杯热酒下肚,似乎能带来片刻的温暖与舒适,让人误以为找到了抵御严寒的法宝。

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大量饮酒不仅不能真正起到暖身的作用,反而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

在饮酒后的短暂暖意之后,人们往往会感到更加寒冷,甚至可能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本草纲目》言:“酒,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适量饮用或许能带来一些益处,但过量则无疑是有害无益的。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选择更为温和且有效的保暖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暖的关键之一,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

在饮食上,中老年人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和新鲜蔬菜等。这些食物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帮助抵御寒冷。

避免食用过于生冷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

综上所述,冬至到三九,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上述四大禁忌,方能安然度过这个阴气最重的月份,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结合古人的智慧,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健康与安宁。

来源:鑫新杂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