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叔叔,我看阿姨已经把您房子北边的树都修剪过了是伐,现在情况怎么样?”“对对对,最近他们又把树修剪过了,没有高过围墙啦。没想到案子办好了你们还一直关心我们的事。”“我们也希望你们两家能和气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呀!”9月7日,崇明区检察院检察官王君为此前调解的一起
“叔叔,我看阿姨已经把您房子北边的树都修剪过了是伐,现在情况怎么样?”“对对对,最近他们又把树修剪过了,没有高过围墙啦。没想到案子办好了你们还一直关心我们的事。”“我们也希望你们两家能和气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呀!”9月7日,崇明区检察院检察官王君为此前调解的一起邻里纠纷案件对当事人进行了电话回访。
事情还要从4个月前说起,张某某和李某某同住一村,多年来因生活琐事积累了不少矛盾。一次口角中,双方情绪激动引发冲突,导致李某某受轻伤二级。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以张某某涉嫌寻衅滋事罪移送至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经审查发现,李某某伤情的产生原因缺乏关键证据及成因鉴定等证据印证。为了查清案件事实,检察官多次前往村里进行现场走访,详细了解事发时的具体情况。经过自行侦查和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检察机关最终认定,张某某的行为并非涉嫌寻衅滋事罪,且缺乏必要证据证明其构成其他犯罪,遂依法对张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一纸不起诉决定书并非案件的终点。案件虽然有了结论,但张某某和李某某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若不及时化解,很可能引发新的冲突。考虑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检察官决定依托乡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一站式”平台,邀请双方坐在一起敞开心扉交流。
2025年5月,在崇明某乡镇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人民调解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帮忙劝导。崇明区检察院与司法所特意邀请人民调解员、双方当事人及其家属、律师等人共同参与,听取意见。起初,双方都表示愿意缓和邻里关系,但当提到赔偿金额时,李某某家属态度较为强硬,提出要再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并索要近二十万元的赔偿,张某某表示不可能接受,双方均不让步,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情况,检察官和调解员迅速调整策略,开展“背靠背”调解。检察官先找到张某某及其家属,主要从法理入手,详细阐明了违法犯罪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让他们明白冲动行事的严重性。而面对李某某则主要从情理出发,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回忆多年邻里相处中的点滴温暖,珍惜邻里情谊。
“大爷大妈,大家几十年邻居了,平常子女不在身边,就靠邻居之间互相帮衬着,现在闹得这么僵,孩子们也难免为你们操心啊。”“咱们今天坐在这里,就是想一起解决问题。检察院把调解现场放在镇上,就是考虑到你们年纪大了,想在家门口把矛盾化解掉,少跑冤枉路。”
经过数轮耐心细致的沟通,张某某主动向李某某赔礼道歉并表态,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并签署了调解协议。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本案系邻里生活习惯等琐事引发,检察官和调解员在调解协议中,对双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写明了具体的建议,作为对双方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再次发生。
张某某和李某某这对积怨多年的老邻居,终于放下芥蒂,握手言和。这场邻里矛盾在检察机关的介入下,不仅实现了案件的依法处理,更达成了“事了人和”的效果。
这场矛盾的成功化解并非偶然,今年,崇明区检察院与区委社会工作部会签协同推进检察赋能基层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检察赋能基层工作网,构建起法治副院长+检察联络员的“1+N”格局,与各乡镇精准对接“法律服务下基层”“家门口的听证”“入驻乡镇综治中心”等检察为民举措,收集普法需求30余条,开展普法讲座20余场、“家门口的听证”10次,受众逾千人,以检察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力。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