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长期炎症会“唤醒”癌细胞!这份抗炎指南每个人都该看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20:33 1

摘要:可您知道吗?身体的小毛病,有时候并不是“老毛病”,而是炎症在作怪。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炎症长期存在,可能会“唤醒”体内潜伏的癌细胞,慢慢发展成癌症。

人到中年以后,身体这台机器不像年轻时那么灵光了,哪里这疼、哪儿那涨,很多人习惯性地一忍了之。

可您知道吗?身体的小毛病,有时候并不是“老毛病”,而是炎症在作怪。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炎症长期存在,可能会“唤醒”体内潜伏的癌细胞,慢慢发展成癌症。

这不是吓唬人,而是医学上早有研究证实的事实。慢性炎症和癌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癌症的发生,追根溯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慢性发炎”的过程。

比如肝炎可能发展成肝癌,胃炎可能演变成胃癌,肠道长年发炎也可能引出结直肠癌。

很多人一听“炎症”,就想到感冒发烧、牙疼嗓子疼,觉得吃点消炎药就好了。但炎症不只是你能感觉到的疼痛和发烧,有些炎症,是悄悄地在身体里面“烧”,你根本没察觉。

比如,血管里长期有炎症,可能慢慢堵塞,导致心梗;关节里有炎症,会让人手脚僵硬疼痛,还可能变形;肠道里反复发炎,时间久了也可能恶变。这些“隐形”炎症,才是最危险的。

人上了年纪,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变慢,生活习惯又不太注意,很容易让炎症“赖着不走”。特别是长年吃得油腻、爱抽烟喝酒、缺乏运动、压力又大,这些都在“养活”炎症。

很多癌症,都是从炎症一步步走出来的。比如:肝炎病毒反复刺激肝脏,时间一长,肝细胞受损、修复、再受损……这个过程一旦失控,就可能变成肝癌。

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不管不顾,让它在胃里长期“作妖”,就可能从浅表胃炎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最后走向胃癌。

慢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也有一定几率演变成结直肠癌。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医学上已经明确的事实。不是说每一个炎症都会癌变,但很多癌症,都是从炎症起步的

所以,控制炎症,预防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是我们预防癌症的重要一步。

很多老年朋友以为“有炎症就吃点消炎药”,但实际上,慢性炎症不是靠一两颗药就能解决的。要真正控制住身体里的“火”,还是得从生活方式上动手。

首先是吃的方面。有些食物天生就带“灭火器”,吃得对,就能帮身体降炎。比如,多吃苦瓜、菠菜、南瓜和西兰花,这些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帮助身体清除“促炎因子”。

常吃燕麦、玉米、红薯、黄豆这类粗粮,不但能稳定血糖,还能改善肠道菌群,减少肠道炎症。

鱼类,特别是像鲈鱼、带鱼、鲑鱼这类深海鱼,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是天然的“抗炎高手”。另外,适量吃点核桃、杏仁、花生,也能帮助身体抗炎,但别贪多,一天一小把就够了。

反过来,有些食物容易“点火”,得尽量少吃。像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甜饮料、加工肉类(比如火腿肠、腊肉)这些东西,吃多了不仅让体重飙升,还会让炎症在身体里“上头”。

吃得清淡、多样,少油少盐,是对抗炎症的第一步

很多人年纪大了,睡觉变得浅、容易醒,有时候一晚上醒五六次,白天没精神。这种长期睡眠不好,其实也会让身体“发炎”。

因为人在睡觉时,身体会进行修复和排毒。如果老是睡不好,身体修复不了,垃圾排不出去,炎症也就慢慢积累了。

老年人晚上最好能睡够6到7小时,白天可以午休一会儿,但不要超过半小时。睡前别喝浓茶、别刷手机、别胡思乱想,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对控制炎症特别重要。

情绪波动大、爱生闷气、总焦虑的人,体内的炎症水平也会更高。这不是心理安慰,而是实打实的医学研究结果。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焦虑的状态时,身体会不断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初期它是抗炎的,但时间久了,反而会让免疫系统变弱,容易引发炎症。

所以,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稳定的心态,是抗炎的重要一环。可以多找朋友聊聊天,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培养点自己的爱好,比如唱歌、跳舞、下棋、养花。

别总一个人闷着,心里有事要说出来,不要积在心里。

别小看走路这件事。每天坚持走路,尤其是在户外晒晒太阳,是最简单有效的抗炎方式之一。人在活动的时候,血液循环加快,代谢能力增强,身体里的炎症因子也能更快地被清除掉。

建议每天早晚走路30分钟,步子不需要快,但要坚持下来。如果天气不好,也可以在室内原地踏步,或者做做广播体操、八段锦这类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关键是要让身体动起来,别总是坐着或躺着,那样只会让炎症越积越多。

有些人觉得自己没啥大病,走个路、干点活都挺利索,就对身体的小毛病不放在心上。

比如牙龈老是肿、口腔里常起疱、胃经常不舒服、便秘或腹泻反复……这些看似小问题,其实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长期“小毛病”,可能就是慢性炎症的表现。如果不管不问,让它们一天天发展下去,就可能引出大问题。所以,身体哪里不舒服,别总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还是要重视起来,及时查明原因。

很多人以为癌症是突然“冒出来”的,其实不然。癌细胞往往是悄悄地,被慢性炎症一步步“唤醒”的。如果我们能从生活细节上管住炎症,就等于提前把关,守住了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吃得健康、睡得规律、心态平和、适当活动,再加上对身体的细心观察,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才是真正能护住健康、远离疾病的“秘诀”。

别怕慢,怕的是你从不开始改变。从今天起,做一个和炎症“划清界限”的人,把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参考文献:

[1] 冯彩琴,刘永琦,骆亚莉,等. 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中IL-6的作用[J]. 现代免疫学,2019,39(6):495-499.

[2] 曹清明,王蔚婕,张琳,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践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解读[J]. 食品与机械,2022,38(6):22-29. DOI: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50.

[3] 徐唯. 体育生活方式的抗炎症性与认知衰老[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62-3265.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3.13.145.

来源:朱大夫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