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晚,石河子大学北区会堂灯火辉煌、气氛庄重,大型情景音乐诗剧《脊梁》在此精彩上演,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盛宴。该活动是“科学家精神耀天山”——“共和国的脊梁”新疆(兵团)巡演活动,也是石河子大学科协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的“弘扬科学家精神”专
9月15日晚,石河子大学北区会堂灯火辉煌、气氛庄重,大型情景音乐诗剧《脊梁》在此精彩上演,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盛宴。该活动是“科学家精神耀天山”——“共和国的脊梁”新疆(兵团)巡演活动,也是石河子大学科协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组织的“弘扬科学家精神”专场活动。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联合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内蒙古科协、兵团科协等承办,石河子大学科协、第八师石河子市科协协办。
《脊梁》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精心策划,著名蒙古族诗人阿古拉泰领衔创作,通过深情的诗章与动人的音乐,生动展现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讴歌了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铮铮铁骨,抒发了他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炽热情怀。现场观众在艺术的感染中,共同感受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见证挺起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国脊梁”。
整场演出以沉浸式的舞台表现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将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以及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现场掌声不断,许多师生深受触动,眼含热泪。
文学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与舞蹈系主任徐静说:“此次活动中,音乐与舞蹈系选拔100名学生组成合唱团,参与了前期彩排与专场演出。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舞台表现力,更通过《脊梁》讲述的故事,深刻感悟到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与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实现了艺术实践与思想教育的同频共振。”
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张仪琳激动地说:“《脊梁》让我深切体会到‘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崇高信念。从钱学森毅然归国,到邓稼先隐姓埋名,再到袁隆平深耕稻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报国的深刻内涵。他们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们新时代青年,我将以科技脊梁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耿方宇说:“诗剧的各个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以富有深度的内容呈现出科学家们心系祖国、献身事业的伟大奉献。演员们深入人心的表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学家是新中国真正的脊梁,他们用热血与奉献铸就了国家的辉煌。”
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吕帅锦感慨道:“科学家照亮国家的未来,我们守护个体的健康。他们的精神就像一盏灯,提醒我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就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一束光。我将带着这份‘脊梁’精神,以温暖、专业与坚持,走好未来的护理之路。”
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李庆祥说:“科学家们为国家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像一束光直击心灵。他们是真正的‘共和国脊梁’,这让我明白,作为数学专业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学术道路上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专业学习,将来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文学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夏紫嫣说:“科学家们用一生的时光,在各自领域攻坚克难,用智慧与汗水为祖国科技事业奠基。这份精神超越时代,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杨彩虹,内蒙古科协党组书记李中增,兵团科技局党组成员、科协专职副主席吕学强,兵团团委副书记顾文虎,兵团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谭会东,塔里木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闫祥林,石河子大学校领导徐善东、李兆敏、叶含春、李剑观看演出,中国科协、内蒙古科协、兵团科协、各师科协,以及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石河子大学
文字:张笑宁
图片:张笑宁 施杰瀚 王盈萱
视频:张笑宁 王盈萱
编辑:宿闪闪
编审:刘 军 宿闪闪 甘秀叶
来源: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