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工爷叔的真名不详,deepseek查到他早在90年代初期就参与了证券市场活动。爷叔通过买卖股票认购证赚了钱,在那个工资只有400多块的年代,他一度大赚30万元巨款,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八十多岁的上海老股民,在过去十年里每月从退休金中省下钱来补仓一只股票,硬生生将成本从6元/股,摊薄至3.8元/股,却依然没能解套。
“没有亏,只是被套了嘛!只要没卖就没亏,总会涨回来的嘛!”这位被网友称为“建工爷叔”的老人每天在上海广东路与股友们交流时,总是这样乐观地说道。
2013年,爷叔以约6元/股的价格买入上海建工的股票,总投资约50万元。他的目标是通过这家国企蓝筹股实现养老资金增值。
建工爷叔的真名不详,deepseek查到他早在90年代初期就参与了证券市场活动。爷叔通过买卖股票认购证赚了钱,在那个工资只有400多块的年代,他一度大赚30万元巨款,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笔钱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也展示了爷叔早年的投资眼光和勇气。这段辉煌的过往经历,可能也是他后来坚持投资上海建工的信心来源之一。
爷叔在2013年以约6元/股的价格买入上海建工股票。2015年牛市期间,上海建工股价一度飙升至14元(未复权),账面浮盈近两倍,但爷叔没有选择卖出。
随后股灾来临,股价腰斩至7.53元,随后持续阴跌,爷叔首次陷入深度套牢。面对亏损,爷叔采取了“越跌越买”的策略希望稀释成本。
他每月从10000元养老金中抽资补仓。到2024年时,他将持仓成本摊薄至约4元/股,但此时股价已跌至2.4元附近,账面亏损仍近40%,市值仅剩11万元(原值约60万)。
为了省下钱来补仓上海建工股票,爷叔甚至舍不得修补自己已经不好的牙齿,从多个视频中可以看到。这种执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固执,展现了爷叔对这只股票的非凡坚守。爷叔的坚守不只是个人的投资行为,更成为一种象征。
爷叔的故事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他被网友称为“建工爷叔”,因为十年如一日地每月用退休金补仓上海建工股票,即使被套牢也不放弃。
这位网名为“上海建工爷叔”的投资者十年间每月用退休金补仓,持仓成本从6块一路补至3.8元,至今仍未解套。这一投资经历迅速引发网友共鸣,成为影响其短期市场情绪的特殊因素。
许多网友认为这位爷叔的价值观较为正直,走红后依然不开直播,不靠打赏赚钱。当股友劝他做直播一年能赚20万时,爷叔回道:“不做那个,我有钱,我股票里有60万,我不缺钱,我不要别人给我打赏”。
9月12日,上海建工突然启动,股价从2.41元/股迅速拉到了2.65元/股的涨停。随后两天连续两个一字板,9月16日早盘再次涨停,实现三连板,股价报3.21元/股。
本轮股价上涨的动力,源于市场上一则关于上海建工旗下金矿资源储量增加的传言。有消息称上海建工子公司扎拉矿业拥有的科卡金矿储量增加了33.89万盎司,折合人民币42.72亿元。
上海建工很快澄清这实际上是2020年的旧闻。公司表示,该金矿信息引自公司于2020年8月27日披露的公告,为前期已披露信息,不属于近期信息。
截至9月16日收盘,上海建工股价回升至3.21元/股。按照“建工爷叔”此前曝光的3.8元成本价计算,“爷叔”十年退休金补仓还剩6毛即将解套。
许多网友发起“一人一手助爷叔解套”的接力热潮。爷叔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股民,甚至有网友表示“我改天买入几手帮帮场子。致敬哪些看好中国股市的股民”。
爷叔曾承诺,如果股价涨到5元/股,他会卖出大部分,只留一万股作为纪念。他还表示要在上海锦江大酒店大摆5桌,邀请董秘和股友一起庆祝。
建工与爷叔,早已不是简单的股票代码与持有人的关系。十年坚守,谱写出一段相互映照的传奇。
是建工成就了爷叔,让他成为万千散户的精神图腾——那份不离不弃的执着,在浮躁的市场中显得如此珍贵。股价起起落落,爷叔却始终如一,用最朴素的定投智慧书写着自己的投资哲学。
也是爷叔成就了建工,赋予这支传统蓝筹股人性的温度。他的坚守故事让市场看到,股票不只是冷冰冰的代码,更承载着普通人的希望、梦想与坚持。当万千网友为“助爷叔解套”而接力时,一支股票已然升华为一种精神符号。
或许,建工与爷叔谁成就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投资市场中最动人的一面:那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有温度的人生抉择。爷叔用十年光阴告诉我们——投资路上,最终成就我们的,从来不只是收益数字,更是那份坚守的勇气与从容的心态。
来源:一往无前冰淇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