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大同市工商联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优势作用,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投身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大同市工商联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优势作用,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全市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投身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同市工商联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农业农村局、金融机构等部门,成立大同市“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到县区、责任落实到部门,建立健全定期调度、信息报送、考核评价等制度,形成“市级统筹、县区推进、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召开专题座谈、政策宣讲、培训交流等活动,广泛宣传“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市直接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民营企业206家,实施项目151个,惠及乡村18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7.66亿元。
大同市工商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村共赢”原则,推动民营企业将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与乡村的资源、生态、劳动力等要素深度融合,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帮扶工作。一方面,坚持以产业为引领,增强帮扶“内驱力”。引导民营企业立足乡村特色,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例如,山西华联农业发展(阳高)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全国华联成熟的商业体系和品牌价值,全力推行“1+35”党建发展联盟示范工程,开展“企业联村、村企联建”行动,融合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种植交易、电商服务、农业观光、康养旅游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每年可提供180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5000人创收,人均增收8000元,直接为35个联盟村创收175万元。
另一方面,坚持以公益为导向,扩大帮扶“覆盖面”。组织商协会和企业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优先采购重点帮扶地区农特产品。同时,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模式持续扩大消费帮扶覆盖面。据统计,去年以来,工商联直接组织帮扶采购累计金额达1019万元,帮助销售达2661万元。
下一步,大同市工商联将以片区交流推进会为起点和契机,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是强化产业赋能。引导企业更精准投向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产业带村、项目兴村、招工帮村、资金扶村等形式,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二是优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工作领导组牵头组织作用,主动为参与行动的企业和商协会提供政策、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深化机制运行。持续健全完善协调对接机制,不断畅通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推动形成更加规范、可持续的合作模式,确保帮扶主体与帮扶对象精准对接、实现共赢。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