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选1!JKMM赢得芬兰赫尔辛基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竞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18:13 1

摘要:芬兰建筑事务所JKMM Architects的设计作品“Kumma”从 624 份匿名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为赫尔辛基新建建筑与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Finland) 的获奖方案。

© MIR and JKMM Architects

芬兰建筑事务所JKMM Architects的设计作品“Kumma”从 624 份匿名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为赫尔辛基新建建筑与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Finland) 的获奖方案。

该博物馆拟建于赫尔辛基南港空置地块,此处曾为被取消的古根海姆(Guggenheim)博物馆项目预留用地。该项目不仅是对城市文化风景线的延伸,更标志着芬兰当代建筑与设计自我表达与公共参与的新篇章。

“Kumma”设计旨在成为一个灵活包容的文化地标,既要 “对游客友好”,又要在周边环境中凸显独特,同时与邻近建筑尺度相协调。建筑体量约 10,050 平方米

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斜面立面,这些立面采用了回收砖块打造,并配以三角形窗洞打破墙面的连续性,使外立面既具有雕塑性丰富的纹理,也在形式上呼应内部结构。

建筑围绕一个三角形中央中庭布置,室内外的三角几何形式在主楼梯及展览空间中也反复出现,形成连贯的空间节奏与视觉张力。

在功能配置上,博物馆不仅设展览空间,还包括设计图书馆、多功能公共空间、会议室、研讨与教育工作坊,以及在上层环绕建筑的户外露台成为连接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本体的重要界面。

场地选址在赫尔辛基南港(South Harbour / Makasiiniranta 区域),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位置:一方面它是旧造船厂/港口的空置地块,是历史与工业的余脉;另一方面这里视线珍贵,从 Tähtitorninvuori 公园可眺望 Kauppatori 和 Katajanokka 区域,这些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被刻意保留。设计评审团尤其赞赏“Kumma”在尊重这些城市景观与历史视线的同时,依然能够树立清晰易识别的地标性形象。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环境友好型建造(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construction)是本次竞赛的重要标准之一。该设计方案在朝向低碳目标推进过程中,选用了回收材料(recycled brick),并且在立面温度控制、节能系统、结构设计、能耗计算等多个环节引入专业团队参与。

按计划,该项目将于 2027 年 开工,预计 2030 年 向公众开放。

“Kumma”从 624 件全球投稿中脱颖而出,是五个入围方案之一(其他四个分别为 “City, Sky and Sea” by Cossement Cardoso、 “Moby” by Lopes Brenna、 “Tyrsky”(芬兰建筑师集体)、以及 Atelier Orda 的 “Tau”)参加最终评审。

Kumma 不只是一个展览空间,更试图成为城市公共文化肌理中新的节点。它在形式之中植入三角几何与斜面变化,这种几何的强烈性与斜面立面的厚重质感,通过回收砖材的肌理与色泽被弱化、调和,避免硬朗过度而失去亲和力。这与北欧设计中常见的“简洁但有温度”(minimalist but warm)风格不谋而合。

其它入围方案:

提案编号96:「Tyrsky」 © 芬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基金会

提案编号486:「Moby」 © 芬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基金会

提案编号616:「City, Sky and Sea」 © 芬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基金会

提案编号545:「Tau」 © 芬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基金会

同时,露台环绕与下层公共空间的延伸,使博物馆不局限于内部参观者,而成为城市人流路线中的可互动节点。这种“城市界面”的设计策略,是近年来博物馆建筑中越来越被重视的方向:它既是建筑与市民生活融合之处,也使建筑不显得封闭、高高在上。

然而,这样的几何和斜面处理也可能带来挑战。例如三角形窗洞与斜墙结合处,雨水及排水系统的细节处理以及建筑维护工作要非常精细;室内空间中斜面与几何形式可能造成空间使用上的不便,需要在方案后期深化设计中调整以提高可用性与舒适性。评审中已有表态希望将建筑在“monumental and angular”(雄伟的、具有棱角的)感觉向“approachable”(更易接近、更亲民)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Kumma”是一个在景观尊重、城市视线、公共性与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的方案,它不仅是对赫尔辛基港口地区历史与文化脉络的延续,也是对未来博物馆功能与形式的现代诠释。它向公众提出的问题不只是“我们将展示什么”,还包括“我们的建筑如何在城市中被体验、被参与、被生活”。

©JKMM Architects

来源:体育播报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