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成功在两日内将 4000 万份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对应的600万元收益扣划至申请执行人名下,标志着鼓楼法院在证券类资产执行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同类财产处置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样本。
近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成功在两日内将 4000 万份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对应的600万元收益扣划至申请执行人名下,标志着鼓楼法院在证券类资产执行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同类财产处置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样本。
案件起因于福州某银行(以下简称“A银行”)与上海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 “B公司”)等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因B公司未履行生效调解书确定的还款义务,A银行向鼓楼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请求扣划B公司质押给A银行的4000万份ABS对应的收益以清偿B公司所欠债务。ABS是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进而发行的一种可交易证券。
证券类资产的执行因专业性强、规则复杂,常面临效率瓶颈。以股权、证券等资产的处置为例,一般需经评估、解封、股权转让登记等流程,不仅周期长,还存在 “权利真空期”——即解封后至新登记完成期间,资产有被另案查封或被其他事由阻却的可能,风险难以控制。
本案中,ABS的特殊性带来了更复杂的挑战,执行法官林伟宝深入拆解运作机制,厘清各方关系。B公司质押的ABS系由C证券公司作为管理人设立专项计划(SPV),B公司作为投资者实质享有的是对该计划未来现金流的合同债权,而非资产所有权。其收益兑付流程为:C证券公司指令支付收益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再由该公司划付至投资者账户,本质是现金流转,如何安全高效地控制并进行划转,成为破题关键。
执行法官经调查发现,案涉ABS收益期已至,对应的收益已由管理人C证券公司指令兑付至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但因该资产已办理质押登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未直接划转,而是将其存管于备付金账户,处于待分配状态。
深入研究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协助执法业务指南》后,执行法官确认了ABS作为固定收益类证券的解冻、扣划的可行规则。在核实权属清晰、担保关系明确的前提下,为最大化提升效率,执行法官果断作出决策,实施“解冻-扣划”一体化操作。
为确保这一操作精准高效实现,执行法官直赴上海,现场向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送达相关执行文书,办理司法扣划的同时解除相关司法冻结及质押登记,直接将B公司名下 ABS 对应的收益划转至申请执行人的证券账户。
鼓楼法院创新实施“解扣一体”举措,高效处置ABS这一特殊金融资产,仅用2个工作日便将600万元款项成功扣划至申请执行人账户,显著提升了执行效率,有效避免了资产在“权利真空期”的风险,充分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申请执行人对鼓楼法院的高效创新执行深表认可,特送来锦旗致谢。
此次对ABS的成功执行,是鼓楼法院主动服务金融市场、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通过精准厘清专业资产的执行逻辑,创新运用“解扣一体”操作,不仅大幅缩短了案件执行周期、实现了债权的快速兑现,同时,此次探索更是打通了一条证券类资产的执行新路径,为同类财产的处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鼓楼经验”。
下一步,鼓楼法院将继续深化执行机制创新,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编辑:李志刚
福建省新闻热线请联系 李主任: 130 1938 8122 (微信同号)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0416—308 6929
来源:北极海新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