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有力推进乡村振兴,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为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胡 璐 古一平 韩佳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有力推进乡村振兴,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为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餐桌更加丰富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说,“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了740亿斤。“现在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他说。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压实责任。严格开展包括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比2020年增加3800多万亩。
提升产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过60%。
保障收益。我国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各项支持政策,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已经实现全面覆盖;完善粮食储备收购等措施,稳住农民种粮收益。
“最近,农业农村部派出18个调研组到各地现场看,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秋粮长势正常偏好,夺取秋粮丰收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针对今年粮食生产形势,韩俊表示,下一步要全力以赴把田间管理工作抓好,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抓到位,奋力夺取粮食丰收。
“十四五”时期,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也在加快构建。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的供给充足、种类多样,老百姓的餐桌越来越丰富。
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决定设立5年过渡期。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最后一年。
韩俊说,过渡期以来,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脱贫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是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对监测识别有返贫致贫风险的600多万群众进行精准帮扶,消除了返贫致贫的风险。
二是增强了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十四五”以来,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每年都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的作用,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帮扶的浓厚氛围。
三是促进了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已经达到8505亿元。脱贫地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现在脱贫地区底子还比较薄、基础还比较弱,一些群众返贫致贫风险将长期存在。”韩俊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抓好常态化帮扶,坚持开发式帮扶与兜底保障相结合,长久、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
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水平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说,“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民群众有了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约76%,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使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了45%。许多村庄通过环境整治,告别了“脏乱差”,提升了颜值。
基础设施完备度稳步提高。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持续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464万公里,建成了众多的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不仅连起了乡村的好风光,也串起了老百姓致富的新希望。
公共服务便利度逐步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等在农村深入实施,农村学龄儿童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过14万个、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到更加多样的养老服务。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