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7时20分,在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门前,机动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时,几位身穿红马甲、手举点赞牌的家长志愿者,给礼让行人的驾驶人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转自:沈阳晚报
9月16日7时20分,在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门前,机动车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时,几位身穿红马甲、手举点赞牌的家长志愿者,给礼让行人的驾驶人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当天,浑南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暨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浑南区文明办、教育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等区直部门工作人员和五三街道嘉华社区的志愿者,以及沈阳市岗位学雷锋标兵胡志宇等,身着志愿者马甲,手持点赞牌,为礼让行人的驾驶员点赞。
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门前的车流量非常大,而且斑马线正对学校大门,每天清早都有大批学生进入学校。“区里将这样的活动办到了校门口,给我们日常教育做好榜样。”该校副校长张嵬嵬为区直部门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在日常教育中,学校既要将文明出行整体纳入学校的校规校纪中,老师要首先成为文明出行的践行者,为学生树立最直观的榜样;也要通过专题课程和特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体验文明出行的意义;还要通过家校联动,向家长普及文明出行知识,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共同教育孩子;更要联系交警、社区等部门,邀请他们进校园开展文明交通宣讲或组织实践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四年四班马乐老师说:“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老师会利用课间和孩子们聊‘今天上学路上的暖心事’——比如司机停车让小朋友过马路、同学排队坐校车,这些身边的事比干巴巴说教好懂多啦!课间还会玩‘路线小管家’的游戏,让他们规划从教室到操场的‘安全路线’,不知不觉地把‘慢步无声靠右行’的规则记牢了。说到底,教交通文明不是教‘怎么过马路’,而是借助这些日常场景,让孩子学会怎么在社会里好好相处。”
该校四年一班的黄俊雅同学告诉记者:“遵守交通规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它就像我们平时要刷牙、洗脸一样,是好习惯。现在,我过马路一定会看红绿灯,走斑马线。我也会提醒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绝对不看手机,也希望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从每一步、每一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交通小标兵”。
邓佳是四年七班的学生家长,得知当天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主动到校参与护学岗服务。她说:“平时,发现孩子能够主动遵守交通规则,做母亲的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家长要以身作则,积极践行各类文明行为,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多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发现不文明行为问题及时解决。”
市公安局浑南公安分局赵星宇警官向记者介绍了护学岗的职责。他说:“作为长期值守校园周边的护学岗警力,最直观的感受是文明交通从‘被动规范’转向了‘主动自觉’,安全与秩序的‘双向奔赴’越来越明显。公安机关也会不断完善护学岗制度、规范设置家长等候区,配备隔离护栏和防冲撞设施等,避免人车混行。学校老师、家长志愿者也会主动参与疏导,这种‘警、校、家’联动,让文明交通不再是公安单方面的‘管理’,而是大家共同的‘维护’。”
沈阳市岗位学雷锋标兵胡志宇是一名行政执法队员,平时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雷锋精神。“平时我们在工作中要求全队的司机做到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我也通过各类学雷锋活动宣传咱们文明礼让的理念,带动身边的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让习惯,还会在执法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团队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胡志宇说。
浑南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浑南区将坚持在各中小学校园周边、每周二早高峰时段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活动,组织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社科学者、媒体人、中小学生代表等各界嘉宾,与交警密切配合,在主次干道、重要路口等斑马线处开展“你礼让,我点赞”活动,为文明礼让的好司机点赞,共同助力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特约记者 吕良德
通讯员 刘湘超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