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播放量破47亿、特效惊艳全网,《凡人修仙传》作为国漫写实风的代表,自开播起就话题不断。可让人费解的是,一边是观众追更热情高涨,播放数据节节攀升;另一边制作组却频频“卖惨”,导演甚至公开表示“要抵押房子做动画”。这不禁让人疑惑:明明火到出圈的动画,真的会缺钱吗?
播放量破47亿、特效惊艳全网,《凡人修仙传》作为国漫写实风的代表,自开播起就话题不断。可让人费解的是,一边是观众追更热情高涨,播放数据节节攀升;另一边制作组却频频“卖惨”,导演甚至公开表示“要抵押房子做动画”。这不禁让人疑惑:明明火到出圈的动画,真的会缺钱吗?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经营猫腻?
先看制作成本,《凡人修仙传》在国漫里确实不算“便宜”。根据原力动画招股书和相关合同披露,第一季16集成本就达到2703万,后续72集年番成本虽控制在5631.5万以内,但折算下来单集成本仍稳定在70万到80万之间,和《斗罗大陆》单集60万至100万的成本区间基本持平。
但真正“烧钱”的不是这些表面数字,而是动画采用的超写实技术。为了让角色动作更贴近真人,制作组不仅要专门聘请武术指导设计招式,还得找演员进行动态捕捉;为了呈现水墨特效等细腻画面,更是单独开发渲染系统,光是流体力学模拟这类技术的研发投入,就占到了公司总投入的18.6%。观众看到的每一帧流畅画面,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堆砌。
再看赚钱能力,作为B站独播的年番,《凡人修仙传》的盈利路径其实很清晰。主要靠三大块:会员分账、广告分成和IP衍生。B站对头部国创动画采用“保底加分账”模式,会员每看一次正片,制作组就能拿到0.2元分账;正片里的原生广告也很可观,一集能带来10万到20万收入。虽然手办、周边等衍生品也能贡献收益,但目前开发进度较慢,暂时没成气候。
单看数据,盈利其实相当可观。以2022年9月年番11.5亿播放量计算,平均每集约1600万播放。假设其中30%是会员观看,单集会员分账就能拿到96万,再加上20万广告收入,单集总收入可达116万。扣除80万的制作成本,单集净赚36万,这个利润空间在国漫里已经算不错的水平。
更直接的证据来自原力动画2024年的年报:公司全年营收5.4亿,净利润8537万,其中动画受托业务占比40.8%。而《凡人修仙传》作为公司的核心项目,近三年直接为公司带来1.5亿收入,比同期《遮天》的1.4亿还要高。这意味着,这部动画不仅没亏,反而成了原力动画的“摇钱树”。
既然赚钱,制作组为啥还要“哭穷”?原因其实很复杂。一方面是对比落差带来的错觉:和《斗罗大陆》400亿+的播放量比,《凡人修仙传》的47亿+确实差距明显,衍生品开发也跟不上,再加上前期女角色建模被吐槽“共用一张脸”、广告植入偏多,很容易让观众误以为是“经费不足”。
另一方面,“哭穷”更像是一种宣传策略。导演“抵押房子”的说法本想博取同情,拉近和观众的距离,结果却引发反感;遇到剧情删减、技术瑕疵时,又习惯性用“经费不够”来解释,反而加深了“制作组缺钱”的印象。
此外,外部竞争和受众局限也让制作组有了“焦虑感”。B站用户更偏爱二次元画风,《凡人修仙传》的写实风格受众相对较窄,破圈难度大;加上近年来动画短剧崛起,像《我独自拯救反派》这类作品单月流水就能破千万,抢走了不少长番用户的付费意愿,这也让制作组不得不通过“哭穷”来争取更多关注。
如今看来,《凡人修仙传》的“缺钱”更像是一场营销套路。财务数据不会说谎,它不仅是原力动画旗下贡献最大的项目,更是国漫里靠优质内容实现盈利的典型案例。下次再听到制作组“卖惨”,观众或许可以一笑置之——毕竟能持续产出高水准内容,还能为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作品,根本不需要靠“哭穷”来博取同情。
来源:来财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