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动症患者和家长们的福音来了 —— 国内终于有了多动症患者所必须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的仿制药,而且价格会更低、还能走医保。
图源网络
多动症患者和家长们的福音来了 —— 国内终于有了多动症患者所必须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的仿制药,而且价格会更低、还能走医保。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剖”一下这款药物,这款药物究竟和以往传统的多动症药物又有何不同?相较于以前,现在购买这种治疗多动症的有效药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2025 年 9 月 该药正式对外出销,由合肥立方制药研发,也是中国内陆首款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平价替代,在这之前,国内只有美国强生旗下西安杨森生产的 “专注达” 这一种同类药。
这款新药最大的好处有两个:一是便宜,比原研药 “专注达” 价格低了差不多 20%;二是能报销,已经被纳入医保了,家里有 ADHD 患者的,吃药负担能轻不少。
孩子的困苦
不过要注意,它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 “第一类精神药品”,不是随便能买的,必须得有精神科或儿科医生开的红色处方才行。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买得到,是不是去医院就能开到?暂时还不行。精神医学中心的专家解释,新药问世之后,得先过有关部门严格把控的 “关卡”。
审核资料、开会讨论、公示,一套流程走下来,通常要几个月才能真正用到患者身上。如今国家这款药的问世是很多多动症家庭的福音,那么以往有多动症的孩子想要治疗又有多难呢?
在这款仿制药出来前,“专注达” 几乎是国内患者的 “救命稻草”。这款药 2005 年就进入中国了。
2021 年的时候,适用人群从孩子扩展到了成人和青少年,还进了医保,本来是好事,可从 2023 年开始就出问题了 —— 到处断货。
2024 年西安杨森也回应过,说全世界患者对 “专注达” 的需求涨得太高,超出了生产能力,中国这边需求也大增,就算加了产量,还是不够卖。很多患者要么买不到药,要么得花高价找代购,特别折腾。
面诊医生
现在情况好多了。除了立方制药的这款仿制药,2024 年国内还批了好几种多动症药。比如河南中帅药业以及苏州第壹制药的研发的药物等等。
还有苏州第壹制药那款 “老药新用” 的盐酸哌甲酯速释片 —— 这药 30 多年前就批过,后来因为原料不够停了,2024 年又重新上市了。
算下来,现在国内能买到的 “哌甲酯” 类药已经有 7 款了,不用再盯着 “专注达” 一棵树“上吊”了。
很多人搞不清 “缓释” 和 “速释” 哪个好?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就看哪种适合自己。北京安定医院的郑毅医生说,现在临床上用得比较多的是缓释剂型,但不是说速释的效果差。
协和医院的药师王哲举了个例子,如果孩子有社交障碍,需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比如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一整天,那选缓释药更合适,药效能持续更久;
但如果只是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平时挺好的,那用速释药就行,吃完起效快,用完也不会有多余药效残留。
多动症药
还有个小知识点:河南中帅药业的那款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算是 “升级款”。它是哌甲酯的 “纯化版”,要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吃的剂量只有普通哌甲酯的一半,对身体的负担也能小一点。
今年 7 月已经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给孩子开过处方了。再说说用药的几个关键提醒
千万别把这些药当成 “聪明药”。王哲药师特别强调,有些家长觉得 “孩子吃了能考高分”,这是完全错的。
多动症药物
这些药只是帮 ADHD 患者把 “注意力不集中” 的症状改善了,比如以前坐不住、学不进去,吃药后能安静下来听课、写作业,成绩可能会跟着好,但这不是让孩子变聪明了,只是帮他发挥了原本的能力。
正常人吃了不仅没用,还会有副作用,比如心慌、失眠,绝对不能乱吃。还有就是这些药管控严是有原因的。
陆峥医生说,长期大剂量吃可能会有成瘾性,所以医疗临床都会严格控制药量,综合医院一次最多开 3-7 天的药,专科医院最多开一个月的,下次复诊时再根据情况调整,就是怕有人囤药、滥用。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确诊 ADHD 都得找专科医生。ADHD 的诊断特别专业,不是随便填个问卷就行,还得排除抑郁症、焦虑症这些其他问题。
而且成人患者更容易被漏诊,因为很多人会把 “注意力不集中” 当成 “拖延症”“懒散”,其实可能
是 ADHD 没被发现。
如果感觉自己或家人有类似症状,别自己判断,赶紧去精神科或儿科的专科门诊看看。总的来说,现如今多动症的药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亲民,对患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但记住用药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吩咐,选适合自己的方案,才能既有效又安全。
来源:暮时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