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国家八个部门一起发了文件,正式给L3级自动驾驶开了绿灯。车企可以生产L3级别的智能汽车,我们也能在路上合法使用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了。
官方终于点头了!L3级自动驾驶可以在国内上路了!这意味着我们离“开车不用手”的时代又近了一大步。
前几天国家八个部门一起发了文件,正式给L3级自动驾驶开了绿灯。车企可以生产L3级别的智能汽车,我们也能在路上合法使用更高级的自动驾驶功能了。
文件刚发完,华为立马就宣布:9月中下旬开始,华为所有带辅助驾驶的车型都能升级到最新的ADS 4系统。华为这反应速度,真是够快的!
这次国家八个部门联合发的文件,不仅仅是简单地说“可以”,而是有一套完整的配套方案。他们知道光批准上路不行,还得解决事故责任认定、保险理赔这些实际问题。
想想看,以前用自动驾驶出了事,责任肯定是司机的,这次政策终于开始明确:开L3级别的车出了事故谁负责?L3在自动驾驶状态下,责任归车企!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因为自动驾驶背锅了。
你可能要问:L3和L2有啥区别?简单来说:
L2是辅助驾驶,主体责任还是司机;L3是有条件自动驾驶,在特定条件下,车能自己开,责任也转给了系统。
现在很多车都有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都属于L2。你只是得到了帮助,但还是得全神贯注地开车。
而L3级别,在高速等特定场景下,你完全可以放手让系统开,可以看看手机、)。系统会说:“这会儿我来负责,你休息一下吧。”
华为这次推出的乾崑ADS 4系统,真的是黑科技满满!
这么说吧,它就像给车装了个“超级大脑”:不仅能看清路,还能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出判断。
这个系统最厉害的是能用AI训练AI。什么意思?就是它在云端能生成各种极端驾驶场景,比如突然窜出来的行人、暴雨天气等,然后用这些场景来训练自己,提升应对能力。
硬件方面也是顶配: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这些术语不用记,你就知道它们让车的“眼睛”更亮、“耳朵”更灵就行了。
华为把这套系统分成四个版本,从基础版到旗舰版,满足不同需求。最高配的版本已经能在高速上实现L3级自动驾驶了!
虽然L3获批了,但离真正普及还有一段路要走。最大的问题就是:出了事故谁负责?
现在明确了是车企负责,但具体怎么认定责任、保险怎么理赔,都还需要细化。
技术上也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芯片、操作系统这些核心技术,咱们国产的水平跟国际顶尖还有差距。这就需要车企和科技公司一起努力了。
估计最早用上L3的可能是物流车、环卫车这些专用车辆。这些车路线固定,环境相对简单,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
余承东说今年第四季度就能用上高速L3,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说很快就能实现从家到公司全程“放手”。大佬们都很乐观,但咱们普通消费者还是要理性看待。
短期内,L3最适合的还是高速路、快速路这种结构化道路。想在城市小路里让车自己窜来窜去,还得再等等。
政策放开只是开始,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自动驾驶将逐渐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也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忘记原来开车还需要全程手握方向盘的日子。
来源:馬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