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比完成作品更重要!”专访2024深圳青年影像大赛最佳年度人物孙宁

摘要:著名自然纪录片导演孙宁,完成鸟类三部曲:《大天鹅》《鹭世界》和《朱鹮的传说》,2020年受邀参加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获得多个国内外大奖。2024深圳青年影像大赛,孙宁荣获“致敬经典”最佳年度人物,日前,孙宁接受记者采访,回顾自己的影视之路,畅谈对自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著名自然纪录片导演孙宁,完成鸟类三部曲:《大天鹅》《鹭世界》和《朱鹮的传说》,2020年受邀参加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获得多个国内外大奖。2024深圳青年影像大赛,孙宁荣获“致敬经典”最佳年度人物,日前,孙宁接受记者采访,回顾自己的影视之路,畅谈对自然纪录片及深圳青年影像大赛的看法。

▲自然纪录片导演孙宁(右)荣获2024深圳青年影像大赛“最佳年度人物”

理工男走上导演之路

记者:您是中国首位完成两部自然电影(《鹭世界》和《朱鹮的传说》)的导演,作品赢得广泛国际声誉。我们回到起点,您当年是如何进入自然纪录片领域的?与您在大学所学专业有关吗?

孙宁:我和自然纪录片结缘是因为一次冲动,或者说是一次人生选择。1996年我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专业毕业后,选择做了大学老师,任教期间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纪录片。2002年我辞职进入电视台,开始电视编导工作。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到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大受震撼!它像有魔法一样让我念念不忘。我确认自然类纪录片是我最终的归宿。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的目标——5年内拍摄一部像他们一样的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作品。2012年我组建团队开始自然纪录片创作,开启了一个理工男的导演之路。现在想来,当初的选择不仅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低估了一部好自然作品的创作难度。

▲导演孙宁在工作中

记者:《大天鹅》是您的成名作,是讲述黄河自然保护区一只受伤天鹅妈妈的故事的。请您简单介绍当年的拍摄情况,这部作品对您的纪录片生涯有何意义?

孙宁:《大天鹅》是我的处女作,整个创作过程让我印象深刻。2014年我带领团队赴黄河保护区调研,随后在三门峡市租了两套房子,安营扎寨。当时我天真地认为6个月就可以拍完:天鹅越冬4个月,再加后期制作和音乐制作。没想到这一驻扎就是两年,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自然纪录片的创作难度。

从2014年秋到2015年春,我们几乎没有拍到多少有价值的素材,更别说满意的故事了。可怕的是,我们还遇到财力、体力和耐力的三重危机,但我和团队没有放弃。第二年春天,我们遇到了“美峡”——一只受伤的雌性大天鹅。因为无法迁徙,她不得不与族群分离留在越冬地,与另一只受伤的雄性大天鹅“肖城”组建家庭,创造了野生大天鹅在黄河流域越冬地繁殖成功的生命奇迹。

▲孙宁拍摄纪录片《大天鹅》剧照

《大天鹅》杀青后在央视纪录频道多次播出,英国导演斯蒂文联系到我,在他的推介下国际版《大天鹅》发行到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并深受好评。现在回忆起来,《大天鹅》的完成足够幸运。创作过程就像受伤的“美峡”一样,明知道跟不上迁徙队伍,却依然不放弃。可谁又能想到结局呢?那只落伍的天鹅,竟然在越冬地组建家庭养大六个孩子,这是首例野生大天鹅在黄河流域越冬地繁育成功。我们遇到幸运的“美峡”,成就这部故事堪称完美的纪录片。《大天鹅》的创作成功,让我们坚定了要把自然纪录片这条路走下去。

走进自然欣赏生命之美

记者:走进大自然的深处,长期与野生动植物打交道,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又有哪些拍摄故事让您印象深刻。

孙宁: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最大的困扰除了资金问题,就是发现一个完美故事的过程煎熬,有时两年,有时五年。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人的。我们拍摄《鹭世界》时,因为苍鹭巢穴坐落在崖壁上,要完成平拍近景镜头,只能通过攀岩爬到巢穴附近另设小型摄像机。摄影师范泽一在攀岩过程中与助理侯凯跃传递设备时,突然脚下一滑,抓着绳子像荡秋千一样在眼前消失。万幸的是,他掉落后撞到崖壁上,刚好卡在一个雨水冲刷出的小沟里,往下一步就是数十米深的悬崖。泽一醒过来时半边身子没有知觉,好在前往医院检查后只有些擦伤,并无大碍,不出两天又继续干活了。我至今感叹范泽一是条汉子,所以后来我给《鹭世界》主角起名泽一。

▲孙宁拍摄纪录片《鹭世界》剧照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鸟的,《朱鹮的传说》的主角。2020年夏天,我们完成主体拍摄计划回去稍作休整,但心中牵挂两只刚随父母开始巢外生活的朱鹮幼鸟,返程前我决定再去看它们一眼。刚走到稻田附近,我发现朱鹮“阿川”缩在田埂上,喙部已折断,看上去十分虚弱。它伤势很重,我立刻联系当地林业部门,等待救助时,我们拍到一个感人场面:朱鹮“阿玲”一直陪在哥哥“阿川”身边,低头叼起它的脚安慰它。成长和陪伴,让它们学会了关爱。这个场景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朱鹮都能相互关爱,人与人,人与自然又该如何相处呢?而人类为什么不能停止争斗和仇恨呢?我也在朱鹮的拍摄中找到了影片的主题:爱即希望

▲孙宁拍摄纪录片《朱鹮的传说》剧照

记者:您已完成《大天鹅》《鹭世界》《朱鹮的传说》《雨林情深》等有关鸟类影片,正在拍摄的《鸟类家园》有何不同?

孙宁:《鸟类家园》是一部六集系列纪录片,全方位展示中国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及其栖息环境,是我和团队第一次尝试大体量、高水准的系列纪录片创作,目前已进入拍摄阶段,最先开拍内蒙古乌梁素海的疣鼻天鹅和云南热带雨林的双角犀鸟。红腹锦鸡、遗鸥、中华秋沙鸭还有斑头雁等正在筹拍中。

记者:观看孙宁导演的影片,给人美的享受,解说和画面无不体现着作品的干净。自然类影视作品有何意义?它对环境保护有何作用?

孙宁:通过自然类影视作品,向世人展示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并不被关注的生命故事,感知大自然里生命之顽强,生存之不易,是我们的创作动力。这是人类洞察自然、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生物多样性,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了解是保护的前提,这类作品具有科普价值,同时向观众传递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我们眼中的大自然看似美好,但也易损,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超出大众的想象。我始终认为自然纪录片人走进自然本身比最终形成作品更有深远意义,这给予人们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动植物在地球上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现状,学会欣赏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最终形成环境保护和热爱自然的自觉行为。

深圳是有梦想就能发芽的地方

记者:近些年来,中国的自然类影视作品创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像您这样一批热爱自然题材的创作者。与国外同类作品相比,我们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还有多少发展空间?

孙宁:与BBC自然和迪士尼自然相比,我们在作品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差距,高投资、高品质、有影响力的影片仍然较少。传统纪录片习惯于确定选题、找投资、制作播出的创作思路,很少通过市场盈利来返哺。纪录片需要口碑和获奖,但更需要从项目策划、投资拍摄,再到市场回报的有效闭环,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双丰收才是行业欣欣向荣的体现。

当然,我们的优势也很明显,从东北到海南,从大漠到雨林,从湿地到海洋,中国的珍稀动植物种类丰富,孕育着优秀的自然纪录片选题。如果有良好的投资氛围和市场表现,加上不怕吃苦、热爱自然的团队,中国的自然纪录片一定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导演孙宁在工作中

记者:您的鸟类三部曲中,《大天鹅》的出品方是郑州良品传媒,《鹭世界》是北京中忆良品,第三部《朱鹮的传说》有什么不同吗?是否会考虑在深圳出品呢?

孙宁:坦白地说,我和团队在创作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市场的重要性。从鸟类三部曲的出品方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探寻市场出路,三部作品代表我们的三次迁徙,《朱鹮的传说》出品方肯定会有变化。我始终觉得深圳是一个有梦想就能发芽、有努力就有结果的地方。候鸟喜欢的越冬地都不差,深圳也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之一。

记者:深圳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青年影像大赛已有17年历史,历届获奖作品中有很多自然类题材,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宁:深圳是我钟爱的城市,创作自然纪录片又是我热爱的事业,如果事业和城市能有关联,更是一件幸福美妙的事情。我们在自然里摸爬滚打12年,需要热爱和坚持。我一直想选择一座城市创办自然题材影像提案大会,集合众多发行出品机构,给国内众多爱好自然影像题材的创作者提供展示和交易平台。同时,我也在做中国自然影像库计划,包括自然类素材和自然类作品,是集创作、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加工厂,也是欣赏自然世界的科普游乐场。

记者:祝贺您获得2024深圳青年影像大赛最佳年度人物大奖。请您谈谈对本届青年影像大赛的印象。

孙宁:荣获此奖项既意外又欣慰,重要的是让我又一次体验到了年轻感。感谢组委会的肯定和厚爱。在这里,我见证了众多新生代导演及其作品的涌现,也感受到了这些创作者的坚定和活力,这是希望,也是青年影像大赛的价值。

我的团队在自然纪录片创作道路上已探索十多年,正值青春期,希望我们能够更努力,更靠近梦想。深圳青年影像大赛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有梦就去坚持,有梦永远年轻。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