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20版,刊登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署名文章《大时代推动是〈三体〉成功的最深层原因》。文章总结了《三体》的海外传播,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的一些启示。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图源视觉中国。
9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20版,刊登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署名文章《大时代推动是〈三体〉成功的最深层原因》。文章总结了《三体》的海外传播,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的一些启示。
刘慈欣的文章既是经验之谈,也是感谢之词。文中,他从《三体》这个故事的构思开始说起,分享了《三体》成书以及走出国门,不断被国外读者认可的过程。他认为,《三体》之所以能走出去,首先跟科幻文学本身就是世界性的文学有关。这一点很好理解,科幻文学是最能够跨越文化和种族,引起全人类共鸣的文学体裁,《三体》对人类命运的探索是所有文明共同的命题。但他说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更关键:除了作品本身的内容外,还因为它们来自高速发展的先进国家。
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科技发展、中国智造走出国门,给世界带来的震撼力,对国家形象的加持作用。可以说,所有的行业都会从这个走向现代化、国家形象重塑的过程中获益。正如刘慈欣说的那样:今天,《三体》在海外产生影响力,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进程,让中国成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也让中国的科幻小说在世界上受到关注。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黑神话:悟空》走出去的过程中,《黑神话:悟空》之所以能快速走向世界,同样离不开大时代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激发了全球玩家对《西游记》和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这背后是精良制作和突破性创新赢得了国际口碑。
中国正日益成为高科技、创新、潮文化的发源地和汇聚地,并深刻影响着全世界。随着国力增强,这种影响力必然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想从中国产品和故事中找到启迪和新发现。也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诸如《三体》《黑神话:悟空》这样的作品引起关注。
其实,刘慈欣本人还有一点没说到:《三体》的成功与大时代的推动分不开,也与作家本人的努力分不开。刘慈欣的成长过程,除了大时代以外,也带有个人努力的深刻烙印。否则没有办法解释,同处时代大潮中,为什么《三体》成功了。
刘慈欣多年坚持科幻小说创作,获奖无数,但在娘子关发电厂,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默默无闻。与天马行空的“三体”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现实生活甚至可以用单调来形容,既不科幻,也不“酷”。国内的科幻小说市场很小,养不活专职作家,只能在工作之余挤时间写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孜孜以求,笔耕不辍。
他的执着在《三体》这部作品中也有体现。作品走的是科幻现实主义路线,写的是科幻,说的是人性。这需要架构大尺度时间和空间,深入挖掘,意味着作品需要一个宏大的叙事结构,必须具备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与丰富的细节。《三体》从过去写到未来,从细碎的生活场景写到遥远的太空,对作者的创作能力、创作韧性都是巨大的考验。
耐得住寂寞,醉心于创作。从创作中获得快乐与满足,从创作中寻找答案。这也许就是刘慈欣能写出像《三体》这样一部皇皇巨著的重要原因吧。
大时代成就个人,个人汇合成了大时代。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更多精品的出现,更需要一个创作者集群的共同努力。希望更多的作家、创作者不负时代,从《三体》中获取成功的经验,推动中国文化以更快的速度走出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