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长达21.7公里的洁白沙滩在阳光下闪耀。清晨的海风里,社区新聘的“城市代言人”正调整相机角度,捕捉海浪轻抚海岸线的瞬间,向外界展示银滩之美。不远处,社区“红色管家”带着工具箱,匆匆赶往一户“候鸟”家庭检查水电安全——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这
山东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长达21.7公里的洁白沙滩在阳光下闪耀。清晨的海风里,社区新聘的“城市代言人”正调整相机角度,捕捉海浪轻抚海岸线的瞬间,向外界展示银滩之美。不远处,社区“红色管家”带着工具箱,匆匆赶往一户“候鸟”家庭检查水电安全——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这片“候鸟型”社区的日常风景。
顾名思义,“候鸟型”社区是指以季节性居住人口为主要群体的社区,居民多为中老年人,因气候、旅游、工作等特定原因,像候鸟一样在不同季节往返于不同地区,在特定社区呈现出周期性居住、社区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居民们来自天南海北,流动频繁、文化多元、需求各异。社区管理一度陷入“居民找不到人、服务跟不上趟、矛盾易发多发”的窘境。
面对难题,乳山市以“党旗汇聚四海情”为突破口,一张“候鸟居民迁徙地图”成为破题关键。社区工作者通过“定岗网格”和“旅居人口报到码”等做法,对6000余户常住居民、21000余户“候鸟”居民、2000余户民宿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绘制“候鸟”居民迁徙地图,精准掌握候鸟居民“归巢”时间、民宿经营时间,做到底数清、分类准、身份明。
着眼旺季“候鸟”居民大量回归导致需求井喷式增加,乳山提前组织对小区电力系统、照明设施、消防设备等全面检查维护,并根据归巢时间为2000余户“候鸟”住户提供水电燃气安全检查服务,物业类投诉率同比下降5%。而在淡季,针对“候鸟”居民最忧心的房屋空置问题,乳山物业“红色管家”推出全周期托管服务:淡季代办通风防潮、快递收发1300余次,物业服务满意度达97%。
“学两句当地方言,买菜遛弯都亲切!”南京来的刘阿姨在“方言微课堂”上感慨。乡音不改,语言不通曾是融入壁垒,荣成市创新在“候鸟型”社区创办“方言微课堂”,组建由退休教师、本土文化达人、青年社工等110余人构成的“胶东文化导师团”,利用周末和晚上碎片化时间,采取由易到难、逐步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同时编制图文并茂的方言手册,配套设置方言情景、方言趣味竞赛等体验环节,让“候鸟”群体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地道方言,打破语言隔阂,实现从“异乡客”到“本地人”的身份转变,加速融入荣成生活圈。
两地更将“候鸟”人才视为宝藏,强化“第二故乡”主人翁意识,让客人变主人。乳山挑选25名形象好、素质高的优秀党员担任“城市代言人”,通过官抖筑巢、业主自营筑牢舆论阵地,开展公益直播200余次,为区域发展、招商引资等代言,外来游客同比上升2.3万人,居民入住率上升5%。引导爱好文体、热心公益事业的业主担任“文艺导师”,组建模特队等48个团体组织,通过业主搭台、社团参与、管委支持等方式,每周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先后开展社区艺术节、音乐节等文艺汇演16场,吸纳游客10余万人次。
同时,“候鸟经济”持续为发展注入新活力。荣成建立“候鸟”企业家资源库,并纳入“荣归故里”人才库,定期举办“候鸟”投资恳谈会、产业推介沙龙等活动,切实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项目对接,切实增强“候鸟”旅居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近年来,依托这一平台累计收集优质投资线索200余条,成功推动20个项目落地生根。其中,山东万恒置业生态文旅综合体、那香海文旅度假小镇等5个投资规模超5000万元的重点项目顺利投产。自去年以来,累计联动850家商户举办促销活动15场,拉动消费额超2亿元,推动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1.5%。
党建引领下的“候鸟社区”治理实践昭示着:当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当差异转化为资源,当“过客”成为“主人”,陌生人社区终将蜕变为共生型家园。候鸟掠过海岸线的轨迹,正谱写着一曲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乐章。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