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阵雨》作者:顺颂商祺 全文阅读txt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05:25 1

摘要:他与前夫哥师出同门,理应情同手足。许见深和他反倒不算熟,只匆忙见过几面。

简介:

许见深有段恋爱谈了四年多,可惜没能走进第五年。

分手分得伤筋动骨,许见深孤身去海岛散心,和前男友有关的过去告别。

闻杨也是这段“过去”的一部分。

他与前夫哥师出同门,理应情同手足。许见深和他反倒不算熟,只匆忙见过几面。

许见深不解,闻杨和自己为什么会前后脚上岛,居然还在同一家民宿相遇。

担忧前夫哥也跟来,许见深疑心地看向闻杨身后。

“别等了,”闻杨向前一步,挡住空荡荡的门口,与他对视说,“你男朋友不在。”

闻杨x许见深,既争又抢攻x成熟钓系受

年下/姐狗/修罗场/横刀夺爱

另:

1.年龄差七岁,故事无原型

2.受和前男友爱过也做过,攻前期可能还会从他们的全世界路过,介意慎入

预收:

CP1955826一个看起来很残暴其实是恋爱脑,一个是很会钓人的吃货小蛋糕

CP1960599跟前任先婚后爱,温柔不好哄攻x嘴硬心软

标签:甜宠年下换攻情投意合HE

第1章 一个人吗?

许见深的二十九岁生日这天,气温三十五度,空气质量良好。

可能是老天爷为了弥补没空庆生的遗憾,作为公司创始人和混音团队负责人,许见深居然受到知名出品集团的青睐,还在今天跟他们签成了长达两年的合同。

又可能是为了凑齐八十一难,许见深在经过十字路口时,迎面遇到一辆右转没减速的出租车。

车轮紧急抱死,安全带剧烈拉扯,就连眼镜都因为强大的惯性被甩出去,镜架直接摔歪了。

后视镜中,映出一张惊魂未定但仍然冷静的脸。

许见深面色惨白,嘴唇抿成一条直线,胸膛剧烈起伏着。

幸好对面也立刻刹车,两车没正面撞上,许见深的车算是保住了。不过车前漆掉了一块,车灯罩也碎了。

下车处理前,许见深先自己平复了一会,心想要不周末去雍和宫拜拜吧,这也太倒霉了。

对面车里还有乘客,司机明显是被吓到,慌里慌张解安全带,半天没下来,倒是乘客先开门。

“受伤了吗?”乘客走下车,走近问。

许见深刚摆完警示牌,正弯腰查看车身受损情况,听见声音耳熟,便回头看了眼。

来人年纪不大,手里抱着束花,戴鸭舌帽,帽檐下露出浅金色的头发,皮肤很白,下颌分明,鼻梁上有颗小小的痣。

许见深眉头紧锁,觉得这人面善,又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对面见到他,也愣住,嘴巴张了张,却没说话。

二人就这么盯着对方看了好久,最后是许见深怕不礼貌,率先道:“还行,就是灯罩碰碎了。没事儿,我找司机就行。”

对方可能受到交通事故惊吓,呼吸微乱,能看出在努力调节。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许见深,动作有点僵硬,晌久才说:“那,我留下配合。”

说话间,出租司机终于解决了难解的安全带,走过来连连道歉,说自己刚走神了没刹住,问许见深想怎么处理。

直行车有优先路权,对面没让行全责,没什么好扯皮的。许见深给碰撞部位拍了两张照,又给对面车牌、路况位置都录了视频,跟出租车司机商量,直接走线上快速处理通道,传好证据留档。

“我先跟4S店约时间维修,您也跟保险公司备个案定损。”许见深看向腕表时间,“修补车灯和车衣,初步评估在五万左右,维修结束后,我发您发票跟清单。”

司机本来还挺配合,一听价格傻了,不太信:“这么贵啊?”

“是初步根据碰撞程度估算的,具体费用还要以维修情况为主。”许见深给他看店里发过来的案例清单,“只是提前跟您说清楚。”

司机不想看清单,辩称:“我都开几十年车了,能不知道行情吗?普通车补个漆换个灯,你敢开口要这些?”

明显是嫌贵不认账,许见深抬手看腕表。已经过去二十分钟了,他不想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OK,反正线上协议我已传好。要是有异议,咱就直接请交警定赔。”

司机愣了下,毕竟事故不复杂,真定起赔,说不定更吃亏。

三十七度的天气,即便日落西山,仍然热气熏人。

许见深的颈侧沁出薄汗,他解开衬衫领口,指尖无意识地挠着锁骨,没注意身侧投来的目光。

年轻乘客走近,绕着车看一圈,又拿手机拍照比对,完事后对司机说:“这款车做过炭黑裂纹改装,补漆费用比一般高,是正常的。我刚刚在查,这个程度的损伤,原厂原装维修,五万已经算很低的。”

年轻人的声音清朗好听,说话尾调总是往上扬,有种让人忍住多看他两眼的魔力。

许见深顺势把手机里的材料递过去,另只手腾出来,解开紧绷的袖扣:“交警定赔,或者协议处理,您选。”

司机这才接过来,仔细阅读,越看越觉得理亏,最后大度地摆摆手说:“哎呀算了算了,就按你说的办吧。”

当事人达成一致,事情就简单多了,不到五分钟就能走完线上程序。

因为要处理出租公司和保险等事,司机没法再载客,在网上传完照片,加完许见深的联系方式就走了。

许见深打算先把车开回家,等白天再送店。转过身,他发现好心的乘客还在原处。

对方担心定责扯皮,作为目击人配合处理到现在,让许见深心生感激,他走过去:“谢谢啊,等这么久。”

“没事,解决就行。”年轻人站在路边,笑了笑,开始另行打车。

许见深见他低头的样子,觉得熟悉感更甚,已经冒出一种猜想,但没好意思直接提,揣着一肚子话走近:“刚才忘问了,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嘴角微动,没有立刻回答。

许见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想这么久,以至于他等了几秒才等到答案。

对方说:“闻杨。”

“闻杨……”许见深听到名字,重复着低下头。

身侧呼啸着经过几辆车,闻杨伸手挡在许见深和马路中间,隔空将许见深往里推了点。

许见深看着近在咫尺的脸,忽然记起,某个跟现在一样热的夏天傍晚,在音乐学院的职工楼里,坐在窗边练琴的少年。

终于把闻杨和某个久远的、不那么清晰的记忆比对成功,许见深语速加快:“怪不得总觉得你眼熟,我是不是在陈教授家见过你?”

许见深的印象中,他们应该是有一面之缘,聊过几句话。后来听说少年出国读书,从此近况未知。

闻杨看着他,眨了下眼睛,“你记得?”

“当然。”许见深松了口气,“看来没认错。好久不见啊,你好。”

“嗯。”夜色中,闻杨点点头。

“你那会儿才这么高,头发也没染……我都没反应过来。”许见深边说,边伸手在自己头顶比了比。

的确是好久不见,许见深口中的“那会儿”还是四年前。

几年过去,声音稳重不少,气质也更加锐利,很难再跟变声期的高中生联系到一起。

许见深比个头的时候手伸得很长,在闻杨面前晃了晃,露出骨骼清晰的腕骨。闻杨像某种被吸引注意的动物,眼睛跟着他的手指,在空中盘旋半天。

等到许见深把手揣回口袋,闻杨才笑起来,左边有不明显的酒窝:“没想到你还记得。”

“陈教授的得意门生,我哪能忘?”许见深随口寒暄道,“什么时候回国的?”

“昨天。”闻杨认真道。

“你本来坐车是打算去哪?”

“繁音苑。”

“陈教授家吗?”许见深知道这个小区,是音乐学校的职工大院。

闻杨点头道:“嗯,我在那附近租了房子,顺带去看看老师。”

许见深做混音师出身,前年依托混音服务开了家后期公司,商务和业务两手抓,练就了说话做事滴水不漏的本领,向来不会让话掉在地上。但闻杨回答每个问题都过于认真了,不像其他客户那样,能随意应付。

于是许见深不再闲扯,而是点点自己的眼角说:“对不住啊,本来应该载你一程的,但我眼镜刚才磕坏了,我看不清远路,没法把车开走。”

他近视才两百度,度数倒不深,只是失去眼镜又刚被刮蹭,开车很没安全感。他说这话本意是抱歉,跟闻杨解释情况,不过对面显然更关心另一个问题:“那你怎么回家?”

“不知道,估计叫非晚来接吧。”许见深说。

陆非晚是许见深的男朋友。两人谈了四年多,在圈子里处于半公开状态,亲友都知道他们感情稳定。陆非晚作为唱作人小有名气,所以许见深不爱在外提他名字。这次是觉得闻杨跟陆非晚比跟自己更熟,所以才没避。

——闻杨的寄养人兼钢琴老师,陈教授,正是陆非晚的硕导。所以照理说,闻杨跟陆非晚还算得上半个师兄弟。

闻杨听到师兄的名字,没像许见深设想的那样表现得更熟络,而是低下头,轻轻“噢”了声。

市里打车不便,晚高峰还没结束,闻杨前面有百来号人排队。

闻杨这边等待司机接单,许见深则转身到路口,给陆非晚电话。

许见深拨出开着免提,切到微信界面同步回复着客户消息。

嘟声响了好久,提醒无人接听,许见深又切回拨号界面,打给陆非晚的经纪人,问陆非晚是不是还在录歌。可对面说,陆老师今天心情不好,早就走了。

许见深觉得奇怪,正要留言,接到陆非晚的回电。

陆非晚刚喝完酒,带着醉意问:“怎么了?”

“你在哪?”许见深听出他语气不对。

陆非晚报了个离家比较近的酒吧名字,说自己在跟同事聚会。

许见深皱起眉,他知道陆非晚不喜欢酒精,今天居然去酒吧,这心情得多差,也不知道今天在公司到底受了什么刺激。

电话里不好聊太多,许见深言简意赅道:“车在路上出了点事,我晚点回家。”

陆非晚那面声音嘈杂,他没听清:“什么加?”

“车,被撞了。”许见深沉声道,“在西征路口。”

陆非晚这次听清了,问许见深是否安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嘱咐他回去小心。

许见深挂完电话,思考怎么把车弄回去更方便。

既然陆非晚喝了酒开不了,现在叫代驾来又堵又慢,附近的同事也没熟到能使唤帮忙的地步,思来想去,许见深认为还是自己先把眼镜弄好比较快。

还好对面就是商场,许见深站在路口等红灯,同时在网上看好眼镜款式,跟销售预约到店。

红灯转绿后,许见深跟着人潮一起往前走,身边忽然多了个人。

闻杨跟上他:“你去哪?”

许见深愣了下,“配眼镜啊。”

闻杨顿住,语气里居然有一丝愉快:“一个人?”

许见深觉得闻杨跟陆非晚以前在繁音苑常见,这话可能是在关心师兄近况,于是笑着说:“嗯,非晚喝酒了,来不了。”

“……谁问他了。”闻杨小声嘟囔。

许见深没听清,好奇他说了什么。闻杨挠挠头,指着前面商场:“我陪你过去。”

许见深忙摆手推拒,让他回去等车。闻杨给他看自己的打车订单,刚刚他打到的被司机取消了,现在重新排队至少一小时。

许见深第八百次发出这座城市不宜居的感慨:“要等这么久吗?那不如等我配完眼镜,我送你一程,还能快点儿。”

马路不宽,十五秒通行足够。

跟着人群来到对岸,闻杨忽然站住,以至于许见深需要回头,才能听见他在很轻地说:“也行。”

【作者有话说】

抱歉久等,开文啦

每周一三五六晚七点更,其他日子也会不定期加更,鞠躬!

第2章 原样给我就好

眼镜店里西征路口不过百米,商品琳琅满目,墙壁上贴着各种镜片的广告。

原先那副眼镜在撞车被甩出去,框架已经摔歪了,修的成本跟重买区别不大。

许见深需求明确,要轻便、护眼,镜片要薄。

销售连连点头:“有的,先生,有的。”

许见深生了张看不出年纪的脸,眼尾微挑,窄腰薄肌,不算很威严的长相。现在是公司初创阶段,出于管理考虑,许见深偏爱戴风格商务的方形银框,觉得这样能压得住气场。

不到五分钟,许见深就选好款式,飞速填完信息,坐在会客区等镜片处理。

无聊间,许见深摸着无名指上Chaumet的经典款对戒。

闻杨的眼神在戒指上停留半晌,缓缓移开,没头没尾地问:“戒圈是大了吗?”

“嗯?”许见深没明白。

闻杨说:“看你一直在转它,还以为你戴着难受。”

许见深看自己的戒指,是没买的时候合适了:“是啊,最近瘦了不少。但垫圈还得找专柜给它寄回法国,时间太长了,我懒得改。”

闻杨想了想说:“还是要改的。”

许见深不解,偏头看他。

闻杨解释道:“夏天指围比冬天大一点,要是现在都觉得松,冬天会容易掉。”

“哦,也是。”许见深之前是嫌麻烦懒得动,现在正好提到,便在备忘录里记下来,“谢谢提醒。”

闻杨抿唇,说“不客气”。

落日和高温都被隔绝在商场之外,休息室里没人,空调送风声让空间内更安静。

因此,许见深的肚子报起警来就分外明显。

咕噜声响时许见深才感觉到饿意,磨一段音频磨了一晚,上午又去跟风闻集团的人谈合作,虽说谈完小聚了下,但与甲方共餐跟加班没区别,他几乎没吃什么。

闻杨有些担心:“没吃午饭?”

“你说哪天的?”许见深饮食习惯差到令人发指。

“……”闻杨就多余问,头痛地说,“甜食急忌不忌口?”

许见深以前练拳击,不过有两周没去了,不用过分控糖,实话实说:“偶尔吃一点没事。”

闻杨腾地站起来:“那你等我一下。”

许见深想说明明是他在等自己,可是年轻人步伐好快,嘴巴跟不上对方的腿。

正好渴了,他喝光一小瓶矿泉水,开始处理手机上的工作消息。

等他抬起头,终于看到闻杨急匆匆地跑回来,手里拎着一盒小小的蛋糕。

许见深愣了愣,问:“你去买蛋糕了?”

“嗯。”闻杨弯腰把盒子放在桌上,打开,露出里面做成竹子形状的蛋糕,“生日快乐。”

许见深以坐着的角度,能看到对面的眼睛——眼神锐利,像狼;眼珠却又亮又圆,像兔子。

许见深奇怪闻杨怎么会知道自己生日,想来是他刚刚填过信息表,也许是那时看到的?

不过这不重要。

“谢谢。”许见深把蛋糕揽到身边。

“不用这么客气。”闻杨语气轻了点,他拆开刀叉盘,将把手转向许见深,“尝尝吧。”

抹茶蛋糕甜味淡,入口即化,纹样跟许见深的衬衫角绣着的竹子很像。

许见深舀下一小块竹叶,先推到闻杨面前,再自己尝了口,说:“好吃的,哪家买的啊?”

闻杨有一瞬间露出被夸奖后忍不住摇尾似的表情,指了下身后,才恢复平日不苟言笑的模样,说:“楼下甜品店。”

“怪不得,那家很火的。”许见深边说,边继续大口吃着,以表示自己很喜欢这个礼物。

实际上,自从创立兖港以来,许见深就没再有时间去过所谓生日或节日。

干这行昼夜颠倒是常事,除了大年三十,几乎没有不用给客户交音的时候。

所以许见深在品尝这块蛋糕时,想到的不但是四年多前那个正在客厅弹琴的闻杨,还有彼时为了制作一张专辑差点被掏空的自己。

现在的许见深,跟四年前比有变得更好吗?许见深直到吃完也没有得出答案。

工作人员端着黑丝绒托盘走过来,许见深刚好收起蛋糕盒。他从盘中拿起新眼镜戴上,对着镜子查看。

许见深站远了瞧,不确定地问闻杨:“戴着合适吗?”

眼镜店的灯光刺眼,镜面格外清晰。

闻杨能从中看到,清晰的睫毛,高挺鼻梁,清瘦的下颌,乃至饱满的嘴唇……

许见深见他不说话,笑道:“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没。”闻杨收回眼神,从镜子转而看向真实的许见深,“你戴这个很合适。”

他发觉许见深的眉毛微挑,嘴角弧度比刚才有加大,于是喉结也跟着滚动:“好看的。”

销售连连夸赞他们审美优秀,说这款眼镜特别配今天的浅色衬衫。许见深点头道谢,戴着眼镜走了。

开车前,许见深想去趟洗手间,闻杨便留在店里等他。

闻杨目送他走远,直到浅色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又走到柜台前,敲敲玻璃。

销售笑脸迎上,问:“先生,还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闻杨指着工具箱边的眼镜:“请问,旧眼镜一般会怎么处理?”

销售微笑欠身:“像您刚才拿过来的,框架已经坏掉了,我们一般直接报废。”

“我想买那个。”闻杨毫不犹豫地说。

销售愣了下,不确定地问:“您的意思是,想买那个已经坏了的眼镜吗?”

“没错。”闻杨点头。

“啊?那不用买的。本来就是二位带来的,您直接拿走就好!”销售拿起许见深的旧眼镜,重新用绒布包好,双手递给闻杨,又觉得实在奇怪,试探道,“需要清洗或翻新服务吗?”

“不需要,原样给我就好。”闻杨摆手,接过,“麻烦您了。”

说话间,许见深已经回来。

闻杨不动声色地收好东西,走到店门口,跟他一起下楼。

车停在路边的临时车位,闻杨绕过车身,来到副驾前,发现上面放着靠垫,一看就是另有人经常坐在这里。

蹭别人车,讲究挺多的——直接去后排,显得把车主当司机,不礼貌;坐前排,又有没边界感之嫌。

闻杨干脆直接问:“我坐哪儿合适?”

许见深无所谓,反正他的车经常会载客户:“都行,看你喜欢。”

闻杨一秒没犹豫,拉开副驾门,坐好。

前座是陆非晚常坐的位置,座位已经按照他的身材调好角度,还放了靠枕,方便他长途补觉。

闻杨坐在这儿,长腿有点无处安放。

许见深见乘客坐得局促,伸手道:“靠枕给我吧。”

闻杨没照做,而是问“要放后面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未让许见深经手,直接回身把靠枕放去后座。

许见深在屏幕上点导航,点了几下都没成功。

闻杨在一旁已经设定好路线,说:“我来吧。”

“行,谢谢。”许见深说。

闻杨将手机放在空置的支架上,像是随口回的“不用客气”,但重音明显。

许见深总是谦和有礼,但跟他熟的人都知道,礼貌只是家教使然,他的管理风格跟温和根本沾不上边。

车载播放器开始放音乐,许见深偏爱FUNK曲风,导致歌单内容单一,他让闻杨自己换歌。

闻杨摇摇头,指着正在播放的音乐说,自己正好爱这一首,于是两个人又聊了会儿歌的编曲。

在把这段路程变成音乐鉴赏课之前,许见深适时拉回话题:“还用回去上课吗?”

“不了,毕业了。”闻杨说。

“是打算回国发展啦?蛮好的。”许见深说完,又问,“最近都没空去繁音苑,也不知道陈教授身体怎么样?”

闻杨聊天时一直表情平静,被突然岔开话题也没什么反应,还能分神看地图,先提醒许见深“前面左拐”,又不答反问:“这几年常去吗?”

“过年时走动过,陪非晚去送东西。”许见深近期正赶上公司扩张期,忙得焦头烂额,“最近他也没空,我们就没去了。”

车上高架后速度快多了,现在不像晚高峰时期堵塞,闻杨侧头看着外面飞快倒退的路灯,托着下巴,风把他的衣服吹得微微鼓起:“你们感情很好?”

许见深没明白:“嗯?”

闻杨把窗户关上,换上带笑的礼貌表情,换了种表述:“你跟陆非晚,好像已经在一起很久了。”

“也没有很久吧。”许见深在外不爱多聊感情上的事儿,尤其一个圈里的人,感情跟业务缠太深会很麻烦,所以他很快岔开话题,“对了,你在学校怎么样?”

话题终于绕到自己身上,闻杨看起来心情好了不少:“课程比较紧,别的都还好。”

长达三个小时的晚高峰终于结束,许见深开在畅通的大道上,声音也放开了些:“去年我出差,还经过伯克利来着,可惜时间紧,没能进去参观。”

“是吗,”闻杨的手逐渐收紧,他低着头说,“好遗憾。”

许见深觉得遗憾这个词有点太重了,他只当是留学太久没能过渡好语言系统,笑道:“是啊,不然也许还能看你演奏。”

许见深用“演奏”而非“弹琴”,因为他记得第一次见闻杨的时候,对方正在练习一首很难的曲子。少年指法纯熟,情感浓烈,那时候的许见深想,这一定是能站到最高舞台上的钢琴天才。

但闻杨没有点头,而是晦暗不明地看着道路前方。光源逐渐稀少,玻璃大厦被低矮逼仄的楼房代替。导航女声开始播报,说目的地就在左方。

“到了?”闻杨看着地图,“这么快。”

汽车驶进小路,在巷口减速,稳稳停下。

许见深替闻杨打开车门:“替我跟陈教授问声好。”

“一定。”闻杨跳下车,转身问,“你要不要上去坐会儿?”

许见深略有犹豫,他空手来的,拜访长辈不是这礼数,他想想看还是摇头道:“算了,一会儿回家还有事。”

闻杨抿了抿嘴唇,声音低低的:“好,那回见。”

许见深笑着点头致意:“回见。”

“还有,”闻杨摁住车门,补充道,“生日快乐。”

许见深的笑顿了下,随后他道着谢,踩油门扬长而去。

闻杨摘下帽子,冲离开的车灯挥手。

【作者有话说】

闻杨:戒指?摘了吧你!

第3章 我,闻杨

音乐学校教职工院位于一环附近,已有二三十年楼龄,顶部有片杂乱的电线。老小区物业略等于无,业主争取了十来年的电梯最终也没加装。

闻杨轻车熟路,踩过青石板地,一口气爬上六层。

楼道灯一会儿好一会儿坏,照亮天花板角落的蜘蛛网。闻杨抬头看到,盘算着什么时候来扫除。

门开后,一个戴着眼镜、两鬓略白的男子探出头,赶紧拉他进屋:“可算来了,搞到这么晚?”

闻杨跟他约好要来家里吃晚饭,结果路上耽搁到现在。

“在西征路停了一会儿。”闻杨进屋换鞋,帽子往衣架上一扔。

“西征路?”陈钧奇怪道,“你不是从东边来的吗,怎么绕到那儿去了?”

闻杨欲言又止,想了想说:“路上看到一个熟人,就跟着去了。”

“熟人?谁啊?”陈钧又问。

“也没谁。”闻杨没答,把怀中花往陈钧怀里塞,“哦,差点忘了,送你的。”

陈钧被他一打岔就没追问,接过花放在餐桌上,把风扇头往闻杨那边转,问热不热。闻杨摇头,从橱柜里拿出花瓶,装了点水,开始修建枝叶。

陈钧在一旁坐着,拿蒲扇给他扇风:“去见过爸妈没?”

“没。”闻杨在花艺上没什么天赋,知识只学到枝干斜剪放水里这一步,他拿着生锈的剪子,在跟粗壮的向日葵茎作斗争,“忙着找房子呢。”

陈钧的扇子停了:“你要租房?不回自家住吗?”

向日葵过于顽强,不是钝剪刀能解决的。闻杨挽起袖子,双手发力切开斜面,大臂一挥,把桌上的植物残躯全都推进垃圾袋:“不回。”

气氛变得有一丝微妙,可是别人的家事,陈钧不好多嘴什么。他对闻杨视如己出,只是到底不算家人,只能嗔怪一句:“又不是没家,干嘛非得租?实在不行,你还可以继续住我这儿,反正这么多年都住过来了。”

闻杨没说话,闷头把垃圾袋系好,放到门口的湿垃圾桶中。陈钧叫他别再忙活,去客厅歇着等吃饭。

洗完手,闻杨就到沙发坐下,挨着陈钧旁边,看他调台。

陈钧不爱用手机,每天爱打开卫视听个响,乐趣是在屏幕里找自己的学生。作曲专业的学生不比音乐表演,能走到台前的人不多,但大都活跃在圈子里。

卫视栏目播放结束,到了深夜电台时间。电台主题是串烧,正在盘点几年前大热的曲子,歌手头像正在滚动播放。

陈钧突然指着其中一个人,问:“非晚这首歌还挺好听的。”

闻杨听到这个名字,专心干饭,头都没抬,“哦。”

陆非晚是陈钧的关门弟子,经常来家里做客,照理说跟闻杨应该很熟。可惜两个人见面次数不少,就是不对付,当着陈钧的面一团和气,较劲总在暗地里。

“说起来,挺久没见过他了。”陈钧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闻杨眉毛向下压了压,“他离这么近,连门都不上,还得让人家替他跑。”

“他现在是艺人了,忙点正常。”陈钧忽然拍拍脑袋,“对了,正好我下周生日,要不请你们一块吃顿饭?”

闻杨已经习惯陈钧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不想拂了他的面子,答应道:“我都行。”

陈钧接着提议:“那就叫上非晚,还有他对象——诶,那孩子叫什么来着?”

闻杨忽然动作停了。他盯着夜空微微出神,稍顿后,唇齿开合,很轻地答了个名字。

陈钧没听清,问他刚说了什么。

“许见深。”闻杨认真地重复,“他叫许见深。”

“对对对!”陈钧连连点头,责怪自己上了年纪,记性差。

闻杨偏头看向窗外,有只麻雀从路灯飞到树上,还蹬下来几片树叶。

电视里的金曲串烧终于播完,开始挨个介绍歌手的代表作。

陈钧看着电视说:“那你帮我约下非晚吧,问他下周六的时间怎么样。”

闻杨没应声。

陈钧再次嘱咐道:“记得让他带对象一块来,我想见。”

闻杨这才开口说:“知道了。”

繁音苑离许见深住的地方约三四公里,他驱车回家时刚过十点,客厅黑漆漆的,看样子没人在。

房子是当初许见深出的首付,复式楼,上下两层都做过声学改造,方便陆非晚在家录音。陆非晚走红后不久便还清了贷款,二人在这一起住了快四年。

客厅以原木和黑白配色为主,冷清大气,阳台上摆着一排盆栽和花卉做点缀。许见深借着地柜微弱的感应光,走进浴室,冲洗整天的疲惫。

热水解乏也醒神,在蒸汽的包裹下,被应酬和工作充满的脑子终于能稍稍透气。

许见深洗完澡,穿着浴袍,一边擦头发一边往外走。

客厅灯亮后,黑暗无处遁形,沙发上突然出现一个人影。

男子低头坐着,一动也不动,面前是装了两只烟蒂的烟灰缸。

许见深被吓得后退半步,看清人后才放下心来:“非晚?你回家了。”

“早回来了。”陆非晚换了个姿势,像是在证明自己还有生命迹象。

“怎么不开灯?”许见深问到他身上的酒味,弯腰,把毛巾蜷起来,拍他的脸,“心情不好?”

“嗯。”沙发上的人缓缓盘起腿,默了会才问,“车送修了吗?”

“还没,明天去。”许见深累了,也歪在沙发上,半合着眼说。

陆非晚无聊地玩许见深的头发,还把他的眼镜取下来,放在茶几上把玩:“那怎么回来这么晚。”

新眼镜的款式跟旧的差别不大,也许是因为灯光昏暗,或是别的问题,陆非晚没能发现它的变化。

许见深本来就困,摘了眼镜更是直打哈欠:“处理交通事故,修眼镜,都需要时间,还带了闻杨一程。”

陆非晚的手忽然收紧,他盯着许见深的眼睛,问:“谁?”

“闻杨,你那个小师弟,陈教授家里的。”许见深言简意赅地解释。

陆非晚其实并不需要解释,他只是没想到,太惊讶了:“他回来了?”

许见深点点头:“嗯,今儿就是他打的车跟我撞了。”

陆非晚皱眉:“那你还送他。”

许见深无所谓地说:“顺路。”

陆非晚不再说话,许见深眯着眼差点睡着了,看陆非晚沉默太久才问:“怎么?”

“没事。”陆非晚评价,“你还真是,对陌生人都能这么好。”

许见深摆摆手,说“举手之劳”,把话绕回开头,问他怎么突然跑去喝酒,是不是公司出了什么事情。

陆非晚动作迟缓地凑近,把脑袋放许见深肩膀上:“也没什么,就是新歌没中。”

许见深对这首新歌一无所知,震惊之余,还有些不知怎么安慰。

许见深以前帮陆非晚混过很多首歌,参加过他的几乎每一张专辑、每一场演唱会和每一个生日,他们共享房子、车子甚至经纪人,在外人看来很难分割。

这种关系到去年才有所改变,由于某些原因,许见深及其团队都不再做陆非晚的混音师,二人工作上逐渐解绑。

所以,许见深对陆非晚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一阶段——拿了两枚奖杯、叫好又叫座的阶段——也就难以理解,为何新作品会滞销。

许见深想了想,决定还是问清楚前因后果:“怎么回事?”

陆非晚的手指卷着许见深的发梢,苦笑道:“还能怎么回事?没人要它。”

许见深知道陆非晚在接触一家正在约歌的发行商,许见深刚好认识里面几位制作人,便说:“其实新歌我可以帮你推一推的。”

“不要。”未等话音落下,陆非晚就打断了。

许见深知道陆非晚,轴,有音乐人的自负跟清高。他写歌,费用高是其次,关键是太有坚持,这大概也是新歌吃闭门羹的原因之一。

许见深恰恰相反,他要养造价百万的棚,甲方跟市场需求必须排首位,所以他从不挑单子,只要钱给够,客户怎么说他怎么改。因为这个,有人说他铜臭气,他听到也不恼,他就是要赚钱。

陆非晚的“轴”,许见深觉得宝贵,也想保护。他问:“那我听听那首歌?”

陆非晚摇头:“跟歌没关系。”

许见深奇怪地推开他,看着他的眼睛,问这是什么意思。

陆非晚没把话讲得太明白,只说都是自己的猜测。大意是,公司担心他近期没有畅销作品,想拉别人继续摇钱,就把属于他的工作机会,让给了想挖的新人。

许见深觉得哪里不对,还想再多聊几句,陆非晚却转身了。

“累了。”陆非晚掏出手机放茶几上,趿拉着拖鞋,往浴室走,“我去洗漱。”

许见深说“好”,重新躺倒在沙发上。

茶几上二人的手机并排放着,同型号,为了一些低调的仪式感,都套了纯黑色的壳。

没一会,其中一个手机开始震动。

许见深正困着,没注意亮起的是陆非晚的手机,看到一串陌生号码,还以为是哪位客户,接起来:“您好。”

对面停顿了两秒,才发出声音:“嗯?”

声音经过电流处理,清朗中带着一点磁性,听起来陌生且年轻。

许见深没等到下文,半靠着,懒懒地问:“请问哪位?”

“我,闻杨。”对面似乎离听筒远了点,声音伴随着沙沙的杂音。

【作者有话说】 :为了跟我说话他居然特意接别人的电话,感动。

来源:概念集中营Bc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