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兰州市科协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以“黄河之滨科普行”系列科普品牌活动为核心引领,坚持目标导向、突出科协特色、聚焦重点任务,广泛动员各级科协组织、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普基地等单位,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
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兰州市科协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以“黄河之滨科普行”系列科普品牌活动为核心引领,坚持目标导向、突出科协特色、聚焦重点任务,广泛动员各级科协组织、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普基地等单位,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体验、科普竞赛、科普DIY等多元形式,推出70余项重点活动、8场“黄河之滨科普行”系列活动、1场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答活动等,受众达31.2万人次。着力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科普盛宴,让科学光芒照亮黄河之滨,让创新梦想绽放金城之彩。
一、主场活动引领,掀起科普热潮。9月10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兰州主场活动在甘肃科技馆举办。本次活动由市科协、市科技局主办,安宁区委、区政府、区科协承办。省、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安宁区街道、社区及兰州城市学院师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主场活动设置“科普表演”“科普展示”两大板块,组织33家单位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卫生健康、农业生产、防灾避险、低碳生活等主题开展集中展示。一是科普表演突出互动体验 。甘肃弗雷科技科普基地推出“火炎焱燚”“神奇的液氮”“趣味魔术手”等实验秀,引导公众在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现场示范海姆立克急救法、胸外心脏按压、AED操作及简易包扎,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集中展示我市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彰显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二是科普展示注重成果惠民。兰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工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集中发布最新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充分展现科研“新四军”支撑产业创新效能。农技协设立“甘味”农特产品专区,为基层农技协搭建“农业科普+农技服务+品牌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兰州海洋公园、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兰州野生动物园通过海洋生物及动物标本展览,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示为中小学生提供交流舞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省、市级科普基地围绕科技创新、防震减灾、海洋科普、健康生活、现代交通等主题,通过展板、实物、模型、宣传资料等,宣讲政策、展示成果,推动科学理念深入人心。省、市、区科普大篷车通过流动展具、人形机器人、VR体验设备等,在趣味互动中激发群众科学热情。各县区同步举办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通过特色化、接地气的科普形式,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掀起“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新高潮。
二、科普资源联动,营造浓厚氛围。市科协坚持系统思维,强化资源整合,持续深化“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受益”长效机制,让“崇尚科学、追求创新”成为金城新风尚。一是健康科普“零距离”。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组织医护人员设立健康咨询台,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开展健康指导。兰州惠尔安康齿科、市口腔医院开展口腔检查,普及护牙知识。甘肃爱尔眼视光医院、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提供眼健康检查,普及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兰州市手足口病医院结合日常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讲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现场解答健康疑问,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专业便捷的医疗科普服务。二是生活百科“重实操”。市地震博物馆工作人员结合地震宣传材料,系统讲解地震避险自救技巧与灾后防护知识,引导群众切实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兰州植物园围绕植物与花鸟知识进行科普,发放资料,介绍本地常见植物生长特性及花鸟生活习性,有效激发群众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热爱。甘肃果方创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科普基地重点展示活字印刷、雕版印刷传统技艺,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触摸历史。甘肃省电力培训中心设置20块电力知识展板,内容涵盖安全用电常识、电力设施保护、智能电网发展等内容,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助力提升群众安全用电意识。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咨询,揭露伪劣食品危害,讲解食材科学选购技巧,引导群众树立安全消费理念。七里河区消防救援大队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及家庭应急处置知识,强化群众应急实操能力。三是文明宣传“树新风”。组织志愿者通过专题展板解读、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与理念,重点倡导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等文明风尚,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邀请公安民警现场开展安全宣传,手把手指导群众安装反诈APP,结合真实案例深度剖析刷单返利、网络贷款等常见诈骗手段,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展示仿真毒品模型,详细讲解新型毒品的种类特征与严重危害,强化群众禁毒意识;创新设置互动问答、有奖竞猜等环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广泛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传播文明理念与安全知识,多维度、全方位助力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三、赋能基层组织,凝聚强大合力。充分发挥“甘肃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市级统筹、县区主责、乡街落地”三级联动模式,围绕重点群体科普需求,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服务向一线下沉,着力激活基层科普“神经末梢”,逐步构建起“县区有品牌、乡街有特色、社区有亮点”的全域科普工作格局,以点带面持续放大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集聚效应与社会影响力。一是关怀科研人员。安宁区科协聚焦科研人员心理健康需求,面向省农科院100余名科技工作者举办“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专题讲座。授课人员系统阐释情绪识别方法、压力源分析路径及认知调整策略,创新设置“心理加压模拟”互动环节,通过情景代入帮助科研人员直观感知压力反应;同时现场示范呼吸放松、正念冥想等可落地的心理调适实操技巧,将抽象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易懂易学、可复制推广的自我调适方案,切实为科研人才缓解心理压力、提振工作状态注入“心”动能。二是点亮少年梦想。城关区科协组织雁滩周边社区40名小学生走进兰州市口腔医院,参与“齿界奇趣体验营”活动,按照“科普宣教—互动体验—专业检查—正向激励”四步流程,引导学生化身“小小牙医”,在沉浸式体验中消除看牙恐惧,系统掌握科学护牙要领。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举办“AI启智·航空筑梦”专题讲座,通过动画演示、案例剖析等直观形式,带领青少年近距离感知人工智能与无人机技术的魅力,激发科技探索兴趣。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河湾堡社区“科创讲堂”设置科学实验室、无人机探索、3D打印创客三大专题,组织青少年学员通过动手实验、分组竞赛、成果路演等方式,沉浸式探究科学原理,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西固区西柳沟街道上坎社区开展为期两天的科普夏令营,精心设计盐水发电、风力发电、机器人编程、自动发球机、平衡车机器人五大课程,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深度融合,让科学创新的种子在孩子心田扎根生长。三是守护居民安康。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聚焦商户群体开展食品安全科普讲座,围绕进货查验规范、食品贮存要求、过期食品处置流程等关键环节,结合典型案例开展教学,切实提升食品从业者守法经营意识与自律管理能力。七里河区西园街道林家庄社区开设秋季传染病预防课堂,精选流感、手足口病、肺结核等高发传染病案例,重点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日常通风消毒方法及患病后及时就医要点,帮助居民筑牢健康防护屏障。西固区先锋路街道兰玻东社区针对强降雨、山洪等灾害后可能出现的焦虑、失眠、恐惧等负面情绪,举办灾难应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系统传授科学有效的情绪平复技巧,助力居民筑牢灾后心理防线。部分社区与市科协同步组织全民科学素质在线竞答活动,试题覆盖自然科学、健康医疗、应急避险、人工智能、数字生活等多个领域,通过“集中组织发动、线上限时答题”的模式,显著提升科普活动参与度与覆盖面,推动科学知识赋能基层、惠及群众。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兰州市科协将立足公众所需,持续开展形式新颖、优质多元、触手可及的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切实让科技之光点亮群众生活,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科协作为、贡献科普力量。
来源:兰州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