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松滋市城东工业园永兴大道时,湖北省桐馨乐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悠扬的吉他调音声便如清泉般流淌而出。这声音不仅奏响了高品质吉他的动人音符,更谱写出松滋这座资源型城市华丽转型的崭新乐章。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17日电题:归雁还巢兴乐乡——松滋推进返乡创业奏响产业转型最强音
作者:叶俊 董浩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松滋市城东工业园永兴大道时,湖北省桐馨乐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悠扬的吉他调音声便如清泉般流淌而出。这声音不仅奏响了高品质吉他的动人音符,更谱写出松滋这座资源型城市华丽转型的崭新乐章。
这是一曲以乡愁为前奏、以产业为主旋律的返乡创业交响乐。近年来,松滋市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的战略部署,以一把吉他奏响返乡集结号,以一流的创业生态吸引游子归巢,以创新举措构建引才强磁场,将18万在外松滋人的“乡愁记忆”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乡情叩门:一群归雁带回一条产业链
“家乡的诚意和专业服务深深打动了我。”谈及当初返乡创业的决定,桐馨乐器创始人汪锋华依然心潮澎湃,“不仅专门规划建设了文化创新产业园,人社局还提供了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在“腾笼换鸟”政策背景下,部分制造业从广州城区迁出。松滋文化产业招商团队捕捉到这一机遇后,主动联系上深耕乐器制造多年的松滋籍企业家汪锋华。松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专班带着详实的产业规划上门洽谈,既分析本地木材加工、物流基础与乐器制造的契合度,更承诺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服务。
2023年9月,汪锋华带着技术团队将桐馨乐器总部及生产基地迁至松滋。这场“一个人的回归”,最终引发连锁效应——上游木材供应商主动对接,下游物流企业优化线路,周边配套服务商纷纷跟进。
“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集群。”汪锋华的回归被传为“一人带回一条产业链,一业园激活一座城”的佳话,不仅填补了松滋乐器制造的产业空白,也为松滋打造“中国吉他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
筑巢引凤:一座产业园孕育一个产业集群
桐馨乐器的落地犹如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产业涟漪,吸引行业翘楚和领军企业纷至沓来,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集聚效应。
为承接这波发展热潮,松滋投资5亿元打造了占地195亩的文化创新产业园(吉他产业园),以高标准厂房和完善配套,构建企业发展的“理想家园”,引得“凤凰来栖”。
“入驻园区后,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用工需求精准对接、融资渠道快速打通、税收优惠应享尽享。”汪锋华感慨,“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全程代办’,连厂房水电报装都能‘一站式’解决。”
全方位的支持让桐馨乐器迅速蝶变为规上工业企业,并成为李宗盛手工吉他品牌“李吉他”的唯一合伙人。今年4月,李宗盛在2025“有歌之年”巡回演唱会宜昌站公开点赞桐馨乐器,让“好吉他,松滋造”的美名迅速传扬四海。
与此同时,桐馨乐器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也开始释放:国际知名品牌“伊司地曼”落子松滋,致力于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高端乐器制造基地,锦鸿、聚鑫、云渡文化等12家吉他及配套企业相继入驻,世界知名制琴师亚伯拉罕也携工作室和家人定居松滋。如今,产业园已形成集生产、销售、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产品远销欧、美、澳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预计园区产值达10亿元。未来满园产值可突破50亿元,带动就业近万人。”松滋市委书记汪卫表示,松滋市已将文创园建设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努力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园”;设立了2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吉他贷”;策划一年一度的“松滋吉他音乐汇”,建设吉他特色小镇,锻造“松滋吉他”IP,代言中国吉他制造新高度。
生态赋能:一套组合拳吹响一座城市转型号角
桐馨乐器和松滋市委、市政府的这场“双向奔赴”,是松滋系统性、全方位构建返乡创业生态的生动注脚。面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之困,松滋将返乡创业作为破解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松滋市人社局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亿元,举办“校友论坛”“楚商回乡”等活动13场,《归雁在乐乡》宣传片播放量破10万次,新增就业5521人,开设技能培训班128个,培训2548人……通过“政策+平台+服务”这套组合拳,松滋已累计吸引1.3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超5万人,累计推动楚商签约项目22个、总金额65.41亿元,培育出电商、文旅、食品加工等多个特色产业集群。
政策层面,出台《松滋市推进楚商回乡和乡情招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明确了“九个一”重点任务;组建8大商会、16支招商分队,赴粤推介会单场签约48亿元;广泛宣传返乡创业典型,激发游子回归热情。
平台建设上,“2+1”产业布局加速成形:推动白酒酿造及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现代化工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园区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文化创意等新赛道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服装、智能机械、科技创新等五大产业园区,为返乡项目提供广阔空间;建设人力资源库,精确锁定18.2万在外务工人员,为乡情招商提供精准“导航”。
服务保障上,构建省市“1+2+3”返乡创业平台矩阵,在乡镇建立22个“返乡就业创业家门口工厂”和24个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站,在村级建立245个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点,织密“15分钟就业创业服务圈”,开展电商、创业、护理等多领域创业就业培训,确保“引得回、留得住、发展好”。
“乡情是最珍贵的资源,环境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成功是最有力的说服力。”汪卫说,日前召开的松滋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聚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深耕“文化创意产业”赛道,松滋正以返乡创业就业的“星星之火”,点燃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
从一群游子返乡创业,到一把吉他带火一座小城,“松滋吉他”的故事,才刚刚奏响序曲。这场以乡音为前奏、产业为主旋律的返乡创业交响乐,正在乐乡大地激情奏响,在荆山楚水之间激昂回荡!(完)
来源:中新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