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被西贝合伙人指责“利用自己的器官制造损人不利己的事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7 16:38 1

摘要: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次在西贝的就餐体验,意外点燃了一场关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的讨论。随着话题发酵,西贝方面的反应非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不断推高舆论热度,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广泛的品牌危机。

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次在西贝的就餐体验,意外点燃了一场关于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的讨论。随着话题发酵,西贝方面的反应非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不断推高舆论热度,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广泛的品牌危机。

9月11日,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在行业群中怒斥罗永浩为“网络黑嘴”,并放言“生意可以不做”。紧接着,西贝试图通过开放全国门店后厨来自证清白,但此举却意外暴露更多问题——诸如“儿童餐西兰花保质期长达24个月”等细节被逐一挖出,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的信任基础。

事态尚未平息,更大的风暴接踵而至。9月14日,西贝合伙人“大卫”发布视频,言辞激烈地攻击罗永浩,竟将其与此前海底捞“撒尿男孩”事件中的当事人相提并论,称二者都是“利用自己的某种器官,制造损人不利己的事件”。他甚至进一步贬损,称罗永浩“不是年少无知,而是故意使坏”,并翻出旧账嘲讽其过往创业经历,用语之刻薄令人咋舌。这种明显越界的比喻,早已超出理性辩论的范畴,滑向了人身攻击的深渊,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反弹。

(“撒尿男孩”事件:2025年2月,两名年轻人在海底捞包间内向火锅中小便并拍摄传播,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餐饮企业共计220万元,其中包括商誉损失与维权成本。)

面对如此尖锐且失当的攻击,罗永浩并未选择以同样的情绪回击。他仅在社交平台转发了相关视频,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点评:“大家听听他说的话,这公司真的不可救药了……”言语之间,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清醒。

更令人意外的是,9月15日,罗永浩宣布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方面的责任。他明确表示,将不再对贾国龙提起法律诉讼,也不会兑现此前“提十万现金去西贝奖励贾国龙”的讽刺性承诺。但他同时强调,将继续支持消费者对西贝发起集体诉讼,以维护广大食客的知情权与选择。

罗永浩这一决定背后,展现的是一种罕见的格局。他本可顺势而起,借舆论之势将争议推向更高潮,甚至通过法律手段捍卫个人名誉。但他选择了退让,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这场争论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个人恩怨的胜负,而在于推动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进步。他放下了对个体的追责,却扛起了对公众责任的担当。正如他所说,他并不反对预制菜,他反对的是“用预制菜冒充现做”却不告知消费者的隐瞒行为。

值得欣慰的是,这场风波也推动了行业规范的加速落地。据悉,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未来餐饮企业是否使用预制菜、如何使用,都将被纳入信息披露的范畴,消费者将拥有真正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从这个角度看,罗永浩的“较真”,并非无谓的挑刺,而是推动变革的催化剂。

我们这个社会,正需要这样愿意“较真”的人。

而在这场风波中,罗永浩所展现的,不只是批评的勇气,更是超越个人得失的胸怀。他没有沉溺于被攻击的情绪漩涡,也没有借机煽动对立博取流量,而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克制与理性。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强者,不是在争吵中占尽上风,而是在纷争之后,仍能清醒地指向问题的本质,并推动它向好的方向发展。

来源:吻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