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盾构维修现场工程师班10余名师生组成实践团队,奔赴攀西地区米易县开展斜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详查及重点乡镇精细化调查项目。此次行动以“技术赋能防灾减灾”为核心,将盾构施工领域的岩土工程经验与西南复杂山地环境的地灾防治需求紧密结合
近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盾构维修现场工程师班10余名师生组成实践团队,奔赴攀西地区米易县开展斜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详查及重点乡镇精细化调查项目。此次行动以“技术赋能防灾减灾”为核心,将盾构施工领域的岩土工程经验与西南复杂山地环境的地灾防治需求紧密结合,为区域安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彰显了新时代工程人的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
实践团队抵达现场后迅速分组投入工作。在专业工程师指导下,师生们运用地质雷达、无人机测绘、探槽开挖等多元技术手段,对隐患点展开“拉网式”勘察。面对陡峭斜坡与复杂地质条件,团队累计完成50余处斜坡野外调查、12处探槽开挖与地质编录、8处治理工程复核,并同步开展大范围遥感解译野外验证与物探测量。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团队确保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与精准性,为后续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外业工作结束后,团队转入内业数据处理阶段。借助CAD大疆智图、Arc GIS、ContextCapture等专业软件,师生们对多源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处理:通过影像拼接生成高精度三维地形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地质构造特征,最终形成动态风险图谱。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更推动其从“技术操作员”向“问题分析员”转型。团队最终建立的隐患点数字化档案库,实现了地质灾害信息的动态更新与可视化管理,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此次合作是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推进“项目式教学”的重要实践,也是产教融合的又一成功范例。通过参与真实的地灾调查项目,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无人机操作、摄影测量与地灾评估等硬技能,更在企业导师的言传身教下,传承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道兵精神。
下一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实训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学校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刘丽)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