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体解剖”上考卷是研考初心的回归,意在淘汰掉那些考研应试机

摘要:与此同时,有考生也大呼容易,政治上的“猴体解剖”是常识,《西游记》翻译成英文不就是“Journey to the West”?至于数学也不难,满分不把握,140以上应该没问题!

12月22日,2025年研考降下帷幕,政治难、英语难、数学难,有考生下午专业课直接弃考;

与此同时,有考生也大呼容易,政治上的“猴体解剖”是常识,《西游记》翻译成英文不就是“Journey to the West”?至于数学也不难,满分不把握,140以上应该没问题!

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每次考试都是这样,今年的研考也不例外,君不见,无论网上人们评说的试题难还是易,每年研考成绩出来,满屏都是400+,国家线再降、再低,还是有大批考上不了“线”……所以,试题难易是相对的,研考结束了,讨论试题难易,意义并不大!

关于政治,有人说,这是考的啥题啊?连“猴体解剖”都出来的,这是要所有考生都去学医吗?

不得不说,发此感慨者实在是“不懂政治”——

“猴体解剖”源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论断“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形态演进与变化的重要方法,也被称为“从后思索法”,是马克思晚期的一个核心方法

马克思用形象的比喻进行阐述,不是为了剑走偏锋,而是为了大家更好地去理解这个方法,将其比喻成一把钥匙,更强调其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学政治,不是为了背条文,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社会及历史发展规律,指导今后的发展,因而,在这个学习中,方法是最重要的。唯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开启研究,深入研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猴体解剖”这道题难不难?偏不偏?

如果从过去的考试思维去分析,是偏,是难?

但若是读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则这道题很简单。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如果学习马克思义理论,连其最基本的方法都不知道,还谈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有人说,考个研还要读马列原著,这个要求是否太高了?

从研究生性质来说,这个要求一点也不高。

研究生、研究生,是要进行研究的学生,是国家的高端人才,掌握“普通人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是其份内之要求。研究生与本专科的最大区别不是学习内容的区别,而是学习方式的差异,研究生不仅要进行新知学习,更要对未知进行探索,为此,招生考试就是要选拔那些具有研究思维、知识面广博、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

而近年来,考研应试化,有些考生考研不为研究,只为提升学历。一上大学就瞄准考研,专学考研知识,背考研提纲,有的考生初试分高、第一,复试时却一问三不知,勉强入学,不会研究,对导师给出的方向不去研究,不认真做实验、去实践,胡拼乱凑数据论文,导师打回重做,就说导师有意刁难,凡此种种,都是考研目的跑偏造成的。

研究生虽然有初试和复试两次考试,但是考研应试化带偏了考生,复试不足亦、也不可能将所有“考试机器”都淘汰出局,那么唯有在初试中提升试卷的“学术含量”,考察考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考察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分析能力。

研究生初试,政治考“猴体解剖”、英语考《西游记》翻译,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将靠死记硬背、刷题、押题考高分,却“没有思维”的“考试机器”刷下去,选拔出知识广博、思维活跃、研究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会研究生的考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后的研究生考试,试题会越来越难,上岸越来越不容易!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对于有志于综合素养高、真心考研、真心想研究出一番事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大路宽又宽,走在路上很轻松!

【结语】“猴体解剖”上研考卷是研究生考试初心的回归,意味着未来研考出题方向将从知识性向学术型转化,这对未来有志于考研同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备战考研,要下真功夫!仅背考纲、刷考题不行了,要博闻强记,注重实践,开发思维,善于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一个有“自我头脑”人!考研才会成功,将来研究才会事业有成!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来源:平湖一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