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建引领助和睦,化解纠纷暖民心”。近日,东方市八所镇综治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三步工作法”快速介入,成功化解墩头社区一起涉及邻里和谐的纠纷,让曾某某与邻居从“争执对立”变回“握手言和”。
“党建引领助和睦,化解纠纷暖民心”。近日,东方市八所镇综治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三步工作法”快速介入,成功化解墩头社区一起涉及邻里和谐的纠纷,让曾某某与邻居从“争执对立”变回“握手言和”。
实地了解纠纷起因。(八所镇供图)
纠纷缘起:修楼斜坡引冲突,邻里关系陷僵局。现住八所镇墩头社区的曾某某在修建自家新楼时,因未与邻居商议便修建过长的门前斜坡,引发邻居强烈不满。双方为此多次发生冲突,情绪激动时,邻居曾在曾某某门前堆土表达抗议。虽经社区委员会及时介入,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但邻里关系已明显恶化,沟通始终存在分歧,问题迟迟未解决。至此,双方均希望通过更专业的调解化解矛盾,遂向八所镇综治中心求助。
“三步工作法”发力:党建引领,情理法结合破局。八所镇综治中心接到诉求后,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启动“三步工作法”,联合墩头社区委员会共同推进调解:
第一步:查实情,摸清矛盾根源。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墩头社区委员会负责人,一同前往纠纷现场,实地查看斜坡长度、位置及对邻居出行的影响;随后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先“背靠背”座谈,倾听双方诉求:曾某某认为“自家修斜坡属合理使用宅基地”,邻居则强调“事前未被尊重、事后未获整改”。工作人员梳理后找准矛盾核心:一是曾某某事前未与邻居沟通,缺乏尊重;二是事后面对抗议未及时整改,态度不当,激化了邻里矛盾。
第二步:寻共识,情理法双向疏导。针对矛盾根源,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以“党建引领道德建设与法治宣传”为抓手,先到曾某某家中开展劝解:从传统美德入手,结合“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引导曾某某认识“邻里团结”的重要性,并用“乡言乡语”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邻权”规定,明确“不动产权利人应兼顾相邻方合法权益”,让曾某某理解修斜坡需考虑对邻居的影响。经过耐心沟通,曾某某正视自身过错,当场表示同意拆除门前过长斜坡。
第三步:促和解,面对面化解分歧。工作人员随即邀请邻居到场,在社区小巷组织“面对面”座谈:一方面向邻居说明曾某某同意整改的决定,另一方面也引导邻居反思“堆土抗议”的过激行为。最终,邻居对此前的不理智言行向曾某某表达歉意,曾某某也承诺尽快落实斜坡拆除。至此,该起争执多日的邻里纠纷彻底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实效:邻里重归和睦,党建引领显担当。“之前因为斜坡的事闹得不愉快,现在问题解决了,以后还是好邻居。”和解后,曾某某与邻居均表示满意。此次调解不仅化解了具体矛盾,更修复了邻里关系,让墩头社区恢复了往日的和谐氛围。
“三步工作法”(查实情、寻共识、促和解)为化解矛盾提供了务实路径,先摸清根源再对症施策,用情理拉近距离,用法律守住底线,最终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下一步,八所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三步工作法”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聚焦邻里纠纷、宅基地争议等常见矛盾,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切实以“解民忧”的实际行动暖民心、聚民心,为辖区和谐稳定筑牢根基。(记者 董林)
来源:海南法治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