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彬艺:新生态下的IP进化论——垂直、跨界与赋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8 08:21 1

摘要:本文源自无忧传媒创始人兼CEO 雷彬艺在第二届星麦盛典上的演讲实录,探讨IP在当下生态中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机遇。

本文源自 无忧传媒创始人兼CEO 雷彬艺 在第二届星麦盛典上的演讲实录,探讨IP在当下生态中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机遇。

雷彬艺|无忧传媒创始人兼CEO

近两年,行业内不乏焦虑之声。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红海”,实则意味着更高的天花板。

中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直播与短视频渗透率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总额为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专业研究机构预测,直播电商今年全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2万亿元,占线上零售总额的35%,板块潜力依然巨大。

01.你的2025关键词是什么?

走到今天,直播短视频行业已迈入第九个年头。从2016年起步至今,它已逐渐告别野蛮生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直播电商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行为,更延伸出情绪经济、价值消费和文化旅游等多元形态。

譬如这一年来,演艺经济异常火爆,各地演唱会一票难求,杭州几乎每周末都有重量级演出,但仍难以满足大家的购票需求。

可见,人们对情绪消费、社交体验和文化沉浸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强烈。

从演唱会经济带动城市文旅消费,到微短剧、二次元内容的爆发,再到IP衍生品的热销,都显示出文娱产业正在全面复苏与结构性升级。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哪吒:魔童闹海》刷新票房纪录,冲进全球票房榜TOP10。

《哪吒:魔童闹海》不仅票房突破159亿元,更通过衍生授权、游戏合作、主题乐园等形式,构建了“票房反哺衍生 衍生强化IP”的良性循环。

消费品牌也在借力IP与内容实现跨越式增长。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逐步走向全球,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跃迁。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新品牌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实现了从0到1的冷启动以及迅速爆发。更让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年销10亿以上的品牌,在社交媒体逐渐脱离纯粹促销,转向品牌建设与内容沉淀。

需求之内皆蓝海。

只要精准捕捉消费趋势、对齐用户需求的“颗粒度”,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开辟真正的蓝海。

刚才在台下和vivo的朋友交流,他们正在努力将手机打造为专业直播设备,不仅应用于大型活动,未来还会深度介入直播领域——这正是切中痛点、把握需求的体现,也让我们看到国产品牌的广阔空间。

02.短直行业趋势

品牌KOL投放趋势:全行业All in 社交媒体与KOL营销

从数据来看,品牌方正在将预算系统性倾斜至短视频、直播与新媒体领域,涵盖品牌广告、带货促销、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等多个维度。社交媒体与KOL营销已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策略。

1.垂直赛道的每一米深耕,都是逆熵而上

平台流量分配机制向垂类倾斜,垂类内容更易获长尾流量。

每一个赛道都蕴藏巨大机会,但我们不能因行业庞大而迷失方向,更应聚焦自己擅长的领域,做深做透。

早期,无忧搭建了“大而全”的金字塔艺人矩阵,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做垂类达人的孵化,进行垂类品牌(如食品、数码、母婴)的匹配。

如今,无忧垂类化更加精细,垂类达人+场景+价值感,甚至用户人群的垂类,都进行了迭代升级。

深耕垂类的人,是可以跨越周期的。

很多人讨论“品牌如何才能穿越周期”,但我想说:人,同样可以穿越周期。

刘德华持续走红40年,周杰伦活跃乐坛25年,王心凌通过“浪姐”重回大众视野,刘宇宁早年是主播,借助短视频和新媒体跃升,如今更是成为多部大剧的男主角。

随着流量与专业的边界正在消融,娱乐产业的核心从单纯的“造星”转向多维生态构建与运营。

前几年大家还在讨论明星是否愿意涉足短视频与直播电商,而今年,几乎我接触的每一位明星都在积极拥抱这个趋势。

无忧深耕经纪业务多年,我们希望发掘好苗子进行培养,但不止于管理达人,更多的参与、陪伴和帮助达人成长,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擅长并热爱的领域所在。

比如刚签约广东夫妇时,郑建鹏是歌手,而言真出身于模特,后来两位不断迭代,转型做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并巧妙融合个人特长,打造出独特的IP风格。

还有多余和毛毛姐,从短视频到内容电商,从“好嗨呦”到和保洁阿姨一起直播,打造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直播间。

现在,我们也在不断引入专业人才,如来自音乐舞蹈剧院的专业歌手和演员、广电媒体的主持人、美妆品牌的化妆师、专业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以及曾有练习生或舞台经验的年轻人加入团队,持续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2.跨界:做破壁者,是进化的勇气

垂直不代表固守一隅。通过跨界,能打破同质竞争,开辟新场景、激活新人群。

去年9月,抖音电商推出M1、M2机制并打通流量,之后便涌现出一批内容与带货双优的主播。

规则调整前,内容型账号一旦挂车,流量往往大幅下滑,而现在,内容与带货得以更柔和地结合,催生了许多优秀案例。

跨圈层:无忧男团✖广东夫妇

无忧也做了一些跨界尝试。例如,广东夫妇曾被认为严重依赖投流,但我们在一次与我们男团的跨界联动中,仅靠内容优化且零投流,就突破了30万+的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总曝光1亿+,登上抖音热搜榜首。

这说明,娱乐与电商、短视频与直播、明星与达人之间的跨界,能够激活流量、实现破圈。

跨圈层:吴克群—野生文旅大使✖公益圆梦大使

吴克群刚签约无忧时,他的身份标签更多是歌手,我们在他在各地演出时拍摄文旅短视频,拍摄全国将近100多个地方后,他被大家称为“野生文旅大使”。

现在他也在做慈善,帮助弱势群体,成为了“慈善圆梦大使”。

这些正向标签让艺人IP更加立体、丰富,反向推动了艺人影响力与商业价值的双提升。

此外,基于他真实经历和个人意愿,我们联合芒果TV打造了一档综《老有意思旅行社》,打破圈层壁垒,不仅吸引歌迷,还让更多人因他的真实表达而关注他。

跨媒介:无忧✖湖南广电

在媒介层面,我们与湖南广电合作,联合出品短剧、合作无忧之夜,通过大小屏联动、多舞台互动,推动人的IP与内容IP跨界融合,未来将打造出横屏与竖屏深度合作的无忧+湖南广电范式。

短剧也是跨界的重要领域。最初,短剧多以爽剧或小说改编为主,而我始终认为,短剧最终会走向品质化,今年也确实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精品短剧成为爆款。

如今像听花岛团队的作品,正通过精品化制作和流水线生产赋能,屡出爆款。短剧演员也因此获得大量关注,甚至转型带货,表现极为出色。甚至可以带来更加创新的品牌合作模式。

“广电21条”的颁布,让人振奋。未来,短剧和长剧将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以“长叙事沉浸&短内容高频”的配合,共同致力于内容生态的繁荣。

3.赋能:让短直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

短视频和直播正在链接赋能线下实体、城市文旅、乡村振兴……

除直播带货外,短直与本地生活的结合也在创造越来越多的奇迹,单场本地生活直播销售额破千万的案例已不罕见。

通过短直内容赋能线下文旅,原来偶发性的事件——“一个人带火一座城”,升级为“一群人带火一座城”。

在9月初刚刚启动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上,无忧携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浙江传媒学院启动“万人村播计划”,面向全国乡村人才开展短视频创作、直播营销、电商运营系统化培训,致力三年培育万名实战型数字新农人,希望通过我们在新媒体积累的经验,赋能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文旅发展。

也期待与各位同行合作,共同为乡村振兴注入能量。

每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只要我们都助力家乡与成长之地,一定能绽放更多光芒。

03.长期主义,赢得未来

短剧、剧综等内容形态的出海,正在成为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今年,TikTok电商持续超预期增长,预计美国市场将在下半年至明年迎来爆发。

行业经历过早期野蛮生长后,逐渐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可期。

在座的各位,我们应珍惜这个时代、这个行业,珍视羽毛、合规经营,走正道、守底线,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主播向上、内容向新、流量向善——这是行业可持续的生命力。

我初入行业时常听到一句话:“在互联网行业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无忧传媒坚信长期主义。哪怕在娱乐直播领域深耕九年,我们仍通过团播、线下直播等新业务形态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来源:全域运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