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江苏纵深推进全民普法 让法治信仰植根人民心中(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8 09:03 1

摘要:四十载春风化雨,四十载法润民心。从“一五”普法的“拓荒播种”到“八五”普法的“深耕细作”,江苏省探索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普及法律常识向提升法治素养转变,从单向灌输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进一步提高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

四十载春风化雨,四十载法润民心。从“一五”普法的“拓荒播种”到“八五”普法的“深耕细作”,江苏省探索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普及法律常识向提升法治素养转变,从单向灌输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进一步提高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让法治信仰植根人民心中。

“漫灌”到“滴灌”

推动普法更加精准高效

1988年秋,海安市司法局南莫司法所司法助理柳亚西初入司法行政系统。他踩着条凳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条文抄在黑板上,拎着浆桶往土墙电线杆上刷“守法光荣”,蹬着“二八杠”向村民发放写有“不许偷砍树木”“领结婚证才合法”字样的普法宣传手册……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从“一五”普法全面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基本法律法规,到“二五”普法重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60部专业法律法规,再到“八五”普法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法制宣传员手中的“家伙什儿”从“一声吼”、大喇叭、电台到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目前,江苏省共创办法治电视栏目52个、法治广播栏目32个,“法润江苏”普法平台年浏览量达830万余次,实现“报、网、微、端、屏”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扫码学法、直播带法、VR法治体验、AI智能法治助手等“智慧普法”新模式,让群众遇到困难能够找法“有门”、靠法“有路”。

今年3月10日,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受自然环境、飞防机手操作技术等因素影响,无人机喷洒作业时常常误伤相邻农田引发纠纷。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青墩村村委会邀请讲师在村里的农民法治学校举办法治讲座,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法律相关规定,解答安全防范措施、证据固定、损失鉴定等方面问题,保障春耕备耕顺利推进。

随着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传统的“课堂式”“黑板报式”普法模式渐显覆盖面窄、系统性弱等短板。为此,江苏省推动普法工作从“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转变为“你需我讲”的互动回应,从“大水漫灌”的粗放覆盖转变为“精准滴灌”的靶向发力,通过听课对象“点单”、授课人员“上菜”,更好地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领导干部需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青少年需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企业经营者需要筑牢法律风险防线……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差异化的法律需求,江苏省聚焦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注重“因需施教、分类施教”,探索推行“按需普法+精准普法”模式。

“四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的目标。2013年8月,江苏省出台《关于构建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工作体系的意见》,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对接急难愁盼,统一规范需求收集研判、服务产品研发、普法产品供给等工作流程,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转型升级。

2023年9月,江苏省司法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出台《江苏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尊法赋能”、青少年“学法护航”、市场主体“守法致远”、村(居)民“用法安居”四大行动,大力推广“法治素养基准+权利义务清单+法律风险提示+典型案例发布”的精准化普法模式,通过“分众化、场景化、闭环化”的法治信仰培育路径,推动公民法治素养从“认知接纳”向“行为自觉”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法治保障……”2024年4月28日,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上,与会人员集体学习这部新修订的法律。

从“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始终是普法重点对象。1986年,江苏省级领导班子将自学与举办法治讲座相结合,带头有计划地开始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1998年8月,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干部学法考核的意见》。

2003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对提请任命人员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办法》,推动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化、规范化。目前,会前学法已成为江苏省各级党委、政府学习的“规定动作”,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成为初任培训、在职培训等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构建起“一个共性清单+各领域个性清单”的“1+N”学法用法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学法用法新模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自2021年起,江苏省司法厅重点打造以“沉浸式、互动式”为主要特色的“法治第二课堂”,引导青少年主动学法、遵纪守法。截至目前,31场活动网络直播观看总量超过7500万人次。

全省各地组织开展“法治夏令营”“模拟法庭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治入学礼、入队礼、成人礼及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教材、法治课时、法治实践活动全覆盖,进一步健全政府、司法机关、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模式。

江苏省是经济大省,经营主体超过1452万户。如何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点。

贵公司的劳动用工风险评分为85分,购销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存在3处“隐形陷阱”,请予以重视。

淮安市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收到《企业法治素养测评报告》后,主动向淮阴区司法局申请法律托管服务。区司法局立即指定律师服务团队,为其提供为期6个月的免费法律服务。

近年来,江苏省司法厅先后部署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企”等专项普法活动,持续深化“法企同行”“法治民企建设”“产业链+法律服务”惠企惠民等专项行动,连续19年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活动,编印《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图谱案例》,推出“一业一册”法律风险清单。今年上半年,共开展送法入企活动8000余场,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30万余人次,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0万余人次。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