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春》山西省青少年法治广播第20240702期(总242期)《AI诈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8 10:38 1

摘要:“AI诈骗”是一种利用智能AI技术实施诈骗的诈骗手段。近日,全国多地警方发布了多个“AI”诈骗”的典型案例,引发关注。由于当下AI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运用门槛降低,所以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面对利用AI技术的新型骗局,广大公众需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主持人

“AI诈骗”是一种利用智能AI技术实施诈骗的诈骗手段。近日,全国多地警方发布了多个“AI”诈骗”的典型案例,引发关注。由于当下AI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运用门槛降低,所以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面对利用AI技术的新型骗局,广大公众需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普法小姐姐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普法小姐姐。

我们先来看几个典型案例,很有教育意义,希望大家仔细聆听。

案例一:

2020年,上海某公司高管被通过AI换脸技术以及人工合成语音技术制作的“公司领导”要求转账,致使该高管被诈骗150万元。

案例二:

2021年,派出所接到报警,受害人小陈称他在与女网友视频聊天后被对方敲诈勒索。经警方调查,对方利用AI换脸技术,将小陈视频中的面部信息合成到不雅视频中,借此对其实施勒索。

2023年,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4月20日中午,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称自己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款是否到账,就分两笔把430万转到了好友的银行卡上。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知道被骗。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

主持人

对于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的行为,国家也对此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

普法小姐姐

针对技术手段日益更新的AI诈骗事件,2022年11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自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规定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对使用其服务生成或编辑的信息内容,应当添加不影响使用的标识。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生成或者显著改变信息内容功能服务的,应当进行显著标识,避免公众混淆或者误认。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采用技术手段删除、篡改、隐匿相关标识。

2023年4月11日,国家网信办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AI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其中也明确提到,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

主持人

那么,常见的AI诈骗手法有哪些呢?

普法小姐姐

第一种:声音合成。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第二种:AI换脸。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

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第三种:转发微信语音。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

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第四种:AI程序筛选受害人。骗子利用AI来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例如:实施情感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发布感情类信息的人群;实施金融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搜索投资理财信息的人群。

主持人

针对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普法小姐姐

2.多重验证,确认身份: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个人身份信息,如你的地址、出生日期或名字时要小心;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即使是来自你认识的人,因为来电显示的号码可能是伪造的;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3.保护信息,避免诱惑: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以及微信、QQ等被盗号;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防各种信息泄露,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社交软件上,尽量避免过多地暴露自已的信息。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

4.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

5.相互提示,共同预防:要多多提醒、告诚身边的亲人、朋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高科技诈骗的能力,共同预防受骗。提醒老年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放下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6.拒绝诱惑,提高警惕:要学会拒绝诱惑,提高警惕。避免占便宜心理,警惕陌生人无端“献殷勤”。

主持人

AI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也不一定为实,希望大家能增强防范意识,向诈骗说“不”。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