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六年前首次访问时的争议相比,这次行程从一开始就被抗议的阴霾笼罩。温莎城堡内待启的皇家盛典与街头已现的愤怒声浪提前形成刺眼对比,让这场旨在强化英美 “特殊关系” 的访问从起点就充满不确定性。
9 月 17 日清晨,“空军一号” 直升机缓缓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次英国国事访问正式开启。
与六年前首次访问时的争议相比,这次行程从一开始就被抗议的阴霾笼罩。温莎城堡内待启的皇家盛典与街头已现的愤怒声浪提前形成刺眼对比,让这场旨在强化英美 “特殊关系” 的访问从起点就充满不确定性。
最先打破平静的是一场精准打击的 “投影抗议”。夜幕降临,温莎城堡古老的石墙上突然投射出一段拼接影像,瞬间攫取了周边民众和媒体的目光。
影像中,特朗普与已故的杰弗里・爱泼斯坦的交往场景清晰呈现:私人派对上的举杯合影、高尔夫球场的并肩漫步,其中一张特朗普亲笔便条复印件格外醒目,“致杰夫,你是最棒的” 字样直击眼球。
几乎同时,安德鲁王子与爱泼斯坦的合影也出现在伯克郡小镇的公共广场屏幕上,路过行人纷纷驻足拍照议论。
策划者通过线上众筹筹集超 3 万英镑,专门用于租赁高清设备和制作素材,他们直言此举是为 “提醒公众不被盛典迷惑,正视过往关联”。尽管警方很快以 “恶意传播” 为由拘捕四名参与者,但影像已通过社交媒体扩散,“温莎城堡投影” 迅速登顶英国热搜,引爆全球舆论。
投影事件余波未平,伦敦街头的抗议浪潮已然汹涌。数千名民众从城市各处涌入市中心,举着 “打倒特朗普”“权力需有道德边界” 等标语牌,沿威斯敏斯特宫、唐宁街 10 号等核心区域行进。
“阻止特朗普联盟” 牵头联动 50 个背景各异的团体,涵盖左翼组织、性犯罪受害者权益团体、环保机构及对英美关系持批判态度的学者群体。
抗议人群中既有白发老人也有年轻学生,诉求聚焦于反对 “无底线皇家礼遇”,呼吁正视权力道德问题。伦敦警方出动 1600 名警力设置层层警戒线,仍难完全阻挡情绪激动的民众。
而数日前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的 15 万人集会尚未平息,两派对立更凸显特朗普到访引发的社会分裂。
就在街头抗议声浪最高涨时,温莎城堡内正上演庄重的皇家礼遇。特朗普与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王储夫妇迎接下步入城堡,随后觐见国王与王后。城堡东草坪与伦敦塔同步鸣放 21 响皇家礼炮,清脆炮声穿透远处抗议口号,成为礼仪标志性环节。
之后,夫妇二人乘坐镀金马车巡游温莎庄园,皇家骑兵卫队身着红制服、头戴熊皮帽列队护送。梅拉尼娅特意选择英国品牌博柏利驼色风衣搭配黑靴,以细节呼应场合。
特朗普则多次赞扬查尔斯国王与美国驻英大使的 “杰出贡献”。因白金汉宫正进行 3.69 亿英镑翻新工程,温莎城堡临时承担接待重任,意外成为全球焦点。
这场被抗议包裹的访问,实则承载着英国政府的务实诉求。从仪仗队步伐到国宴菜单,每处细节都经王室、外交与安全团队反复打磨,但真正重心在礼仪之外的实质议程。
英国外交部披露,此次重点推动三项合作:争取钢铁和铝制品关税豁免,解决困扰多年的贸易壁垒;深化民用核能合作,借力美国技术完善能源结构,助力 “碳中和”;签署科技投资协议,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搭建联合研发平台。
英国外交官坦言,在全球供应链紧张、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些议题关乎经济复苏与战略布局,特朗普到访被视作强化英美 “特殊关系” 的关键节点。
内政乱局英国国内的政治风波却给外交议程蒙上阴影。访问前夕,美国驻英大使彼得・曼德尔森突然被解职,紧接着前副首相安吉拉・雷纳因印花税问题辞职,首相基尔・斯塔默陷入舆论漩涡。
曼德尔森事件成为焦点:媒体与反对派追问为何未等安全审查就仓促任命,又为何拖延至访前才解职。不少人认为此举草率,既损外交形象,也可能让谈判陷入被动,相关争议随时可能在访问期间发酵。
面对这场交织着抗议与盛典的访问,英国民众态度呈现两极分化。32 岁营销主管萨拉直言:“特朗普的政策加剧极右问题,他的到访会激化矛盾。” 而伦敦郊区的支持者集会上,贸易从业者举着 “英美携手共赢” 标语表示:“不管争议多大,访问可能带来订单与投资,不能忽视实际利益。”
据抗议组织透露,未来两天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将联动示威;英国政府则加快议程推进,希望在舆论风暴中锁定成果。
这场被全球媒体聚焦的访问,既有街头紧张气氛,也有王室宏大场面,更有政治暗潮涌动,已然成为 2025 年英国最具争议的国际事件,其对英美关系与英国内政的影响仍将持续显现。
来源:青梅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