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聊聊奔达的三款发动机,再一次星火燎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8 12:00 2

摘要:“浓墨”来自本田,它带来了首款日系合资四缸发动机,这不仅是合资摩托车的又一里程碑时刻,更是一个信号,国产摩托车的崛起速度,已经快到让强如本田这样的行业巨头,都必须加大技术筹码,否则就有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清扫出局的风险。

2025年的重庆摩展,注定要在中国摩托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浓墨”来自本田,它带来了首款日系合资四缸发动机,这不仅是合资摩托车的又一里程碑时刻,更是一个信号,国产摩托车的崛起速度,已经快到让强如本田这样的行业巨头,都必须加大技术筹码,否则就有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清扫出局的风险。

而“重彩”,则毫无疑问属于奔达。如果说本田的动作是外部竞争下的顺势而为,那么奔达的爆发,则是内生动力驱动的厚积薄发。在本届摩博会上,奔达将一举亮出至少三台世界级发动机:

比如开创性的250cc混动水平对置发动机;

对标世界水准的550cc高性能直列四缸发动机;

以及堪称技术图腾的1700cc六缸巨兽级发动机。

那句曾伴随奔达一路走来,如今却似乎逐渐被人淡忘的口号——“星火燎原”,在这一刻获得了最完美的诠释。昔日的星星之火,如今要在中国,乃至世界摩托车的版图上,再次燃起燎原之势了。

一、250cc的水平对置拳击手发动机:和宝马完全不同。

提到水平对置发动机,摩友脑海中浮现的几乎都是宝马。它的“拳击手”以大排量闻名,核心魅力在于浑厚低扭带来的从容加速感,以及巨大自重加低重心所赋予的、如巡航般四平八稳的行驶质感。

但奔达的这颗250cc心脏,却与宝马的理念背道而驰。个人认为,奔达完全是“为了混动这口醋,才包了水平对置这锅饺子”。

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要给摩托车安装一套强混系统,什么样的发动机会比较合适?或者说能比较轻松地完成这个动作?

传统发动机布局对此几乎束手无策,因为无论是结构紧凑的直列发动机,还是经典的V缸发动机,其核心空间早已被缸体、进气、散热等关键部件填满;只有水平对置发动机独特的“左右对称”结构,恰好为安放混动系统的电机、电池组和电控单元,预留出了宝贵的空间。

也正是基于这种布局,才让奔达得以打造出这台堪称世上最强的250cc发动机:P3级强混、46kw、100nm。

P3级混动其实就是混动架构里较为激进的一种,发动机和高功率电机同轴并联,既能单独驱动(纯电行驶),也能叠加输出(混动),还能做能量回收。

46kw和100nm则是字面意思,它意味着一台250cc的摩托车,在动力上,已经可以与650cc级别的运动街车正面抗衡;在扭矩上,更是足以秒杀市面上绝大多数公升级以下的车型。

至于工作原理,奔达没说,但根据汽车的混动原理推断,奔达这套混动的原理很可能也是这样。

驾驶模式一共有三种:

1、纯电驱动:发动机关机,只靠电动机带动后轮,适合起步、低速蠕行、地库和小区穿行。特点是安静、零排放、零振动,但纯电续航里程估计不长,可能也就十几公里。

2、发动机驱动:电机休眠,由250cc水平对置发动机输出动力。可在高速巡航、长途摩旅或想体验纯燃油车时使用,声浪和振动都在。

3、混合驱动: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发力,在急加速、超车、爬坡时释放全部性能,这才有了46kW、100N·m的峰值表现。

补能模式也有三种:

1、行车充电:主要靠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为电池补能,怠速能充,骑行过程也能充电,充电效率与行驶状态和转速相关。

2、能量回收:减速、滑行或刹车时车轮反向驱动电机,把动能转回电池,能量效率更高,感觉有点像发动机制动。

3、插电充电:和新能源汽车一样,通过外接电源充电。

至于槽点,目前也有三个问题是需要奔达在摩博会现场为我们解答。

1、电机充用比:充电过程需要多久,混动模式又能行驶多久,这是混动车最敏感的指标。

2、车辆自重:水平对置本来就不轻,再加上电池、电机、电控这些大家伙,车重如果失控,骑起来的灵活感和乐趣恐怕要打折。

3、量产价格:这样一套复杂的动力系统能不能压到一个有吸引力的价位,也是市场能否接受的关键。

除此之外,我怀疑奔达的水平对置发动机至少有三款动力,因为无论是宣传图、预告片、或者是最初亮相的专利图,他们的发动机形式也都不一样。宣传图中可以看见,在发动机底部没有任何电机,推测是另一种混动模式。预告片里则是底置电机,P3级强混。专利图里则是后置电机,排量也不大。

总之,奔达的秘密还有很多啊……

二、世界级550cc高性能直列四缸发动机:我要打的就是所有人。

说实话,虽然奔达研发了很多发动机,比如国内第二台直列四缸,以及国内首台V型四缸发动机,但摩友们通常不会把奔达和性能联系在一起。问就是因为车子沉、同时发动机性能也不够出色,所以在同级别产品中,奔达的发动机最多也就收获一句“好看、平顺”。

现在,奔达显然急于打破这种“重颜值、轻性能”的刻板印象,所以才推出这台550cc的世界之最。

官方推文对这台机器的描述是超级高转、以及升功率之王,要讲明白这两东西,我们得先对发动机的转速和升功率有个认知。

比如目前在四缸发动机里,川崎的ZX-25R能达到1.7万转、凯越450RR和500RR则是1.5万转,奔达550既然敢说自己是超级高转,那么转速至少应该在1.6-1.8万这个区间内,否则只会落人口舌,我相信奔达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至于升功率之王。所谓升功率,指的是发动机在额定工况下,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能输出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升功率 kW/L = 发动机额定功率 kW ÷ 气缸总排量 L),它直接反映了发动机“压榨”动力的效率,是衡量动力设计、制造与调校水平的核心指标。

要评判奔达升功率之王的含金量,就得先找到当前自然吸气摩托车发动机的升功率标杆——本田CBR1000RR-R。这台999cc直列四缸发动机堪称典范,因为它的最大功率可达160kW。按公式换算,它的升功率约为160.16kW/L,无论是面对奥古斯塔、还是杜卡迪,这份升功率都足以称为天花板。

但奔达毕竟还是国内的一家新兴摩托车车企,对标本田这个世界最强肯定不太现实。国内目前升功率最高的发动机是钱江的赛421,实际排量421cc,最大功率57kw,换算之下升功率为135.4kW/L。

如果按照奔达550的升功率能超过赛421为讨论基础,那么奔达550的实际功率至少有74kw打底。这份功率,外加这份发动机造型,不免让人心生一个猜想,奔达是不是要造一台中国的CBR600RR出来?

个人认为很有可能,毕竟发动机有了,铝合金车架对于奔达来说也不是难事。明年发布的妖孽产品,至此又多了一员。

三、1700cc的六缸巨兽:开门,我真是宝马。

要讲明白奔达这台1700cc的发动机,就不得不提到宝马,和它的1600cc六缸发动机。

2006年,宝马摩托车正站在一个辉煌的十字路口。旗下的K系列四缸发动机性能卓越,但对于志在打造豪华旅行摩托车的宝马而言,四缸发动机的平顺性和高级感,似乎总是缺少点什么,毕竟当时的金翼已经是豪华休旅扛把子了。

为了寻求突破,宝马的工程师们将目光投向了自家的汽车部门——那里,直列六缸发动机早已是品牌深入骨髓的灵魂与图腾。看着这台发动机,一个大胆甚至在当时看来有些疯狂的想法应运而生:摩托车能不能搭载直列六缸发动机?

在摩托车发展史上,我们有过多款搭载直列六缸发动机的车型,比如贝纳利750、本田CBX1000、川崎Z1300等等,但这些车都没能被顺利传承下来。至于原因,推理分析,无非和以下三件事有关。

首先是油耗高,在电喷尚未普及的年代,直列六缸都费油。比如CBX1000的官方油耗是9.5L/100km,Z1300因为发动机设定原因油耗稍低,但官方油耗也需要7.94L/100km,妥妥的油老虎。

其次是自重大,直列六缸发动机本身的结构就比四缸、双缸更复杂——缸体更长,还需匹配更粗壮的曲轴、更长的凸轮轴,以及更多的连杆活塞,整车的重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最后是价格贵,相对四缸机,六缸机的成本就是高,多出的这些零件不仅重,还得花钱。

宝马一开始就看透了这一切,所以在设计这台六缸发动机时,它用了很多巧思。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把发动机做得特别窄。通过把六个气缸紧紧地挨在一起,并且把发电机这类零件从发动机侧面挪到了后面,最终,K1600的发动机宽度被控制在了惊人的555毫米,仅比当时的许多四缸机略宽一筹。这就直接解决了老式六缸车又宽又笨、不好压弯的问题。

其次,是尽可能降低重心。宝马将发动机的整个缸体向前倾斜了55度,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既能让整车的重心变得更低,骑起来更稳、更好操控,也能在发动机上方预留空间,方便车架和其他电子器件布局。

最后,是相对省油。虽然有6缸,排量也达到了1600cc,但宝马K1600的官方油耗只有5.9L/100km,比之前这些六缸车都要省油。

当然,我们讲了这么多关于宝马的故事,只是为了更好的告诉大家,宝马有的,奔达这台1700也有。

从图片来看,奔达这台1700,几乎就是宝马1600的翻版。他们都是六缸,倾斜角度都很大,区别在于奔达的科技含量更高,它在这幅躯体里,还安装了一套电磁双离合。

对于老摩友来说,双离合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本田NC750、金翼、X-ADV,这些车用的都是双离合技术。而奔达说的这套电磁双离合,本质上就是用电磁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好不好骑目前还不知道,但肯定能让换挡的速度更快,并且自身的体积也会更小。

综上所述,只要奔达想,它也能造出来一台类似长城灵魂的巡航重机或重型街车。

总结:

这三台发动机,代表了奔达在三个不同维度上同时吹响的冲锋号角。

250混动水平对置,是对技术边界和未来形态的探索;550高性能四缸,是对主流性能市场的渴望与宣战;而1700六缸巨兽,则是对豪华旗舰领域的挑战。它们共同勾勒出的,是一个不再满足于“个性”标签,而是要用硬核技术实力,向全谱系、全维度发起冲击的全新奔达。

剩下的牛X,等摩博会开幕,我看完了奔达的发布会,再给大家分享吧。

来源:卷毛是舔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