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你坐在一家装修不错的餐厅里,吃着盘子里精致的菜,突然会想,这玩意儿……后厨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你有没有过那么一瞬间,心里会咯噔一下。
就是你坐在一家装修不错的餐厅里,吃着盘子里精致的菜,突然会想,这玩意儿……后厨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尤其是家里有娃的,这种感觉更强烈。
自家孩子在学校食堂吃的午饭,那个所谓的“营养餐”,真的是阿姨们一早起来,洗菜切菜,开着大火炒出来的吗?还是一包包早就做好的料理包,往热水里一扔,咕嘟咕嘟,然后撕开倒进饭盒里?
这种念头一旦钻进脑子里,就跟野草一样疯长。
它变成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也正是这种大家心照不宣的焦虑,给后来那场掀翻整个餐饮圈的大戏,埋下了第一颗,也是最响的一颗炸雷。
事情的开头其实很简单,就是老罗,罗永浩,吐槽了一下西贝的预制菜。
按理说,这年头网红跟品牌吵个架,太正常了。大家吃吃瓜,过两天就忘了。
但西贝的老板贾国龙,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反应特别大。他觉得委屈,觉得大家都在冤枉他,冤枉整个餐饮业。
他决定,自证清白。
怎么证?开直播,让大家看看我们西贝的后厨,多干净,多规范。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直播镜头一开,全国人民都瞪大了眼睛,等着看一场“厨房模范生”的表演。结果呢?大家看到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爆”。
最吓人的是那个西兰花。
给儿童套餐配的西兰花,包装袋上清清楚楚写着,保质期,两年。
两年。
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一盘给小孩子吃的西兰花,居然是个两岁高龄的“冷冻蔬菜”。
这玩意儿比有些吃它的孩子年纪都大。
这还没完。镜头一转,有的厨师连最基本的健康证都挂不出来。厨师长在后厨忙活,口罩呢?不好意思,挂在下巴上当装饰品呢。
最绝的是,一个大汤勺,刚刚还在通下水道的污物,转眼就可能伸进了你那锅热气腾腾的浓汤里。
直播间的观众都傻了。
这哪是自证清白,这简直是往自己身上泼了一桶油,还亲手点了个火。
西贝这把火,烧得又旺又亮。按理说,同行们这时候应该赶紧自家查查,别引火上身。可怪就怪在,他们没有。
一大帮餐饮品牌,什么巴奴火锅,还有个卖小龙虾的信良记老板,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力挺西贝。
他们说的话,翻译过来其实就一个意思:
“你们这帮消费者懂个屁!餐饮业现在都这样,用预制菜,用冷冻菜,是为了效率,是为了让你更快吃上饭。我们这是行业趋势,你们得接受。”
那个高高在上的姿态,那种“我是在教育你”的口气,彻底把人给惹毛了。
这已经不是在解释问题了,这分明是在搞一场“服从性测试”。
他们想看看,当整个行业都告诉你“屎味的巧克力”才是未来的时候,你是不是就真的能捏着鼻子吃下去。
他们想让消费者明白,你没有资格对后厨指手画脚,你只需要付钱,然后闭嘴。
可惜,这届消费者不吃这一套。
大家心里的火“蹭”一下就起来了。本来只是对西贝一家的不满,现在变成了对整个餐饮行业潜在“黑幕”的愤怒和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可不是在网上吵吵架就完事的。
它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在钱上面。
很快,资本市场就给出了最直接的反应。A股市场上,那些跟“预制菜”沾边的股票,跟约好了似的,齐刷刷地往下掉。
一片绿油油。
那些前两年还在风口上被资本使劲吹的“预制菜概念股”,一下子就成了烫手山芋。投资者们慌了,他们突然发现,不管你把“效率”和“标准化”的故事讲得多好听,一旦消费者不信你了,不买单了,一切都是白搭。
真金白银的蒸发,比一万句骂声都有用。
它告诉所有人,消费者的怒火,是真的可以砸穿盘面的。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上面也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人民日报、新华社这些官媒,接连发了好几篇文章。文章里一个字都没提西贝,也没提罗永浩,但句句都说在了点子上。
新华社说得很明白,大家讨厌的,从来不是预制菜这个东西本身,而是商家那种“我用了但我就是不告诉你”的藏着掖着的行为。
问题的核心,是知情权。
我可以选择吃,也可以选择不吃,但你必须得先让我知道我吃的是什么。
人民日报更是点透了矛盾的根源,就是大家对“预制菜”的理解,跟法律上的定义,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我们以为的预制菜是那种料理包,而人家可能觉得,我只是提前把土豆丝切好了,这也算“预加工”。
标准不统一,信息不透明,这才是吵翻天的真正原因。
舆论的压力,资本市场的震动,再加上官媒的定调,终于催生了改变。
就在那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好几个部门,发了一个新文件。
这个文件,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给“预制菜”画了一条清清楚楚的线。
文件里说,那种只是洗干净、切好、冻起来的净菜,不算预制菜。
最关键的是,文件强调,预制菜里不准添加防腐剂。
这几条规定,就像几颗定心丸,一下子就打到了大家最担心的地方。
它为整个乱糟糟的行业立了规矩,也给了普通消费者一个最起码的判断依据。
回头看这场从一盘西兰花开始的大混战,其实挺有意思的。
它不是哪个网红的胜利,也不是哪个媒体的功劳。
它的胜利,属于每一个曾经在餐厅里心里犯嘀咕的你,属于每一个为孩子午餐而焦虑的家长,属于每一个敢于用自己的钱包投票的普通人。
我们想要的,其实很简单。
不是要餐饮业倒退回刀耕火种的时代,也不是要彻底否定什么先进技术。
我们想要的,仅仅是最基本的那份尊重,和那份本该就属于我们的知情权。
别忘了,你的每一次消费,都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