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似乎已经成为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哈工大校友所创造的卧安机器人,更是掀起了一波“狂潮”其平均的评分已超4.4!而且复购率和口碑也是尤为突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似乎已经成为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哈工大校友所创造的卧安机器人,更是掀起了一波“狂潮”其平均的评分已超4.4!而且复购率和口碑也是尤为突出。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家里的老热水器用了十年,烧热水挺给力,可就是没法连手机,想下班路上提前预热,还得麻烦家人跑过去按按钮;租的房子里,灯是机械开关,想装个智能控制吧,一打听要打孔布线,房东脸色立马变,“退租得恢复原样,拆坏了算你的!”
这些 “哑巴设备” 和 “不敢动的墙面”,不就是咱们想沾点智能生活的小麻烦吗?可你知道吗?深圳有两个哈工大高材生,李志晨和潘阳,就盯着这些 “麻烦”,干出了一个隐形冠军!
他们的卧安机器人,靠一款叫 Fingerbot 的 “手指机器人”,在挑剔的日本市场硬生生抢下 28% 的份额,亚马逊日本评分超 4.4 分,复购率和口碑高到让人羡慕!
你可别小看日本市场!那里可是索尼、松下的老家,消费者买个小家电都得翻遍参数,连租房都有规矩,退租必须把房子复原,打个孔都可能被扣押金。
卧安偏不跟巨头硬碰硬搞 “全屋智能”,就抓着 “不破坏” 这一点死磕:产品不用打孔、不用改电路,贴上去就能用,拆下来连个印子都没有!你说这多懂日本人的心?老房子用了二三十年的开关、租客不敢动的墙面,遇上 Fingerbot,立马就能变智能,谁能不爱?
更绝的是扫地机器人,直径才 24.8 厘米,号称 “全球最小”,小到能塞进柜子角落,在日本众筹平台 Makuake 一上线,就筹了 3.45 亿日元(差不多 1700 万人民币),直接拿了扫地机品类的众筹第一!
还有窗帘机器人,磁吸式安装,几分钟搞定,搬家时拆下来带走,下次租房还能用,这不就是为租客量身定做的吗?
说起来,这俩创始人也够 “轴” 的。2016 年就扎进智能家居,当时行业还没热起来,他们就琢磨一个难题:怎么不拆改老家电,还能精准控制?
试了不知道多少回,才定了 “非侵入式改造” 这条路。后来 “大疆教父” 李泽湘教授还投了他们,不光给钱,还帮着定方向、看趋势,有这样的前辈指路,难怪卧安能走得稳!
现在卧安都要冲 “全球 AI 具身家庭机器人第一股” 了,可光环背后也有难处:这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快 50%,但流动负债就有 1.57 亿,现金流绷得紧。
去年研发花了 1.12 亿,占了营收 18%,偏偏主力产品还是 20-40 美元的 Fingerbot,客单价低,毛利率似乎上不去。
可即便这样,我还是觉得卧安了不起!它没想着搞啥 “颠覆世界” 的大技术,就做 “生活的小补丁”,给老家电一个联网的机会,给租客一个敢用智能产品的底气。
你看,技术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能解决咱们日常的小麻烦,让智能生活不费钱、不折腾,这不就是最实在的创新吗?
这两个人用行动告诉我们:比起宏大的口号,解决好每个人生活里的 “小别扭”,才是创业最该有的温度!
那些喊得响亮的 “颠覆行业”“改变世界”,听着热血,却总隔着一层距离,普通人过日子,哪需要那么多 “大动作”?
真正在意的,是那些扎在日常里的小膈应:想让老家电跟上智能节奏,又怕打孔拆改添麻烦;想让租房多些便利,又怕动了装修被扣押金;想省点事少跑几趟,却找不到顺手的小工具。
创业的温度从不是靠噱头堆出来的,而是能蹲下来看见这些细碎的需求。不用跟人比谁的技术更炫酷,不用拼谁的蓝图更宏大,只要能把 “怕麻烦” 变成 “很省心”,把 “没办法” 变成 “有招儿”,让用户拿到产品时觉得 “这东西太懂我了”,就够了。
这种贴着生活走的创业,没有惊天动地的架势,却最能暖到人心底,因为它装的不是空洞的目标,是每个普通人实实在在的小期待,这才是创业最该有的样子!
来源:夙夜玖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