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7月,B站对外发布《视频播客出圈计划》,宣布将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免费录制场地以及AI辅助创作工具“代号H”,面向视频播客创作者展开扶持。
视频播客开战,为卷飞同行,B站又发大招了!
罗永浩、陈鲁豫、于谦、杨迪等一批知名人物携节目陆续入驻B站。
这是B站在内容生态商业化探索中的又一次尝试吗?
今年7月,B站对外发布《视频播客出圈计划》,宣布将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免费录制场地以及AI辅助创作工具“代号H”,面向视频播客创作者展开扶持。
罗永浩的首期节目邀请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对谈,两人围绕“25年创业经历”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深度交流。
这期节目上线后迅速获得近300万播放量,成为B站视频播客的标志性案例。
只看明星和流量,或许会误以为这只是一次“流量换流量”的操作。
其实是B站想把以往的“粉丝经济”转化为用户长时间停留和内容深度消费。
2025年第一季度,B站视频播客的总观看时长达259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70%。而用户数量,也在产品未全面介入的情况下突破4000万人次。
这一增长,发生在没有明显平台推流和广告介入的时期,说明市场需求真实存在。
视频播客制作成本高、周期长,是创作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主播斯斯曾表示,制作一集视频播客通常需要两周时间,而传统音频播客仅需两天。
这种投入差异,不仅考验团队的内容策划能力,也对平台的支持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B站的“代号H”工具变得重要。
该工具支持音频与文案输入,能自动生成适配视频播客的内容模板,并辅助剪辑、查找素材等制作流程。
这种AI工具帮助创作者节省流程性劳动,让他们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
与此同时,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也在推进视频播客计划。
小红书强调低门槛、短时长的“朋友聊天”风格,鼓励碎片化时间的内容消费。
抖音则通过旗下“抖音精选”App上线中长视频播客,如《精选奇遇记》,并将其音频同步至播客平台,同时用短视频方式分发高光片段。
这场视频播客的战役,B站的优势在于,它原本就拥有以二次创作为代表的长内容社区氛围。
相比强调流量转化的平台,B站的用户更愿意为内容停留、评论、互动。
视频播客能否成为真正的商业化引擎,主要在于挣钱。
当前,B站创作者的收入多来自平台补贴与广告植入,而视频播客作为“慢媒介”,在转化效率上不及短视频。
但如果平台能够提供稳定的广告模式,如YouTube正在测试的口播广告位,结合长时间观看数据,未来仍有可能形成新的广告生态。
广告主只要认可了视频播客这种形式,它就肯定能脱颖而出。
耐心、深入的去打磨内容,视频播客会走的更远。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