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简单直白的俗语,却蕴含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可总有一些人,被贪婪蒙蔽了双眼,无视法律的威严,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最终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
这句简单直白的俗语,却蕴含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可总有一些人,被贪婪蒙蔽了双眼,无视法律的威严,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最终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证监会“最牛女处长”李志玲的堕落故事,她的所作所为,让人痛心疾首,也为我们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
一、从高知骨干到“最牛处长”:权力核心处的光环与隐患
李志玲,1973年出生,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初入职场,她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一步步站稳脚跟——从审核二处主任科员,逐步晋升为审核四处助理调研员、副处长,最终坐上监管六处处长的位置。
监管六处处长这个岗位有多关键?简单来说,她手握企业上市“通行证”的审核权——负责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申请的财务审核——一家企业能否顺利上市融资、扩大经营,很大程度上要看她手里的审核意见。
权力是一把无鞘的双刃剑,锋芒所向既可能劈开黑暗,亦可能斩断光明。
执剑于正道者,以权力为犁铧,垦殖社稷之沃土。他们肩扛苍生之望,掌心握的是责任而非欲望。昔有贤臣持权开运河,贯通南北血脉;良相运筹安边塞,护佑万民安。此间权力化作春雨,润物无声——能筑桥梁以通绝壑,立学堂以启愚蒙,施仁政以养民生。剑光过处,疮痍渐愈,百业俱兴,此乃权力至善之境。
然若利刃坠入邪道,顷刻便化作噬人凶器。当权力脱缰于道德之笼,执剑者往往反被剑锋所惑。暴君以权为玺,烙下“朕即国家”的印痕;佞臣化权为锁,缚尽天下喉舌。此时权力蜕变为毒焰——焚毁律法之秤,扭曲公理之镜,终使庙堂沦为私欲祭坛。史册间血迹斑斑:阿房宫焦土未冷,铡刀下冤魂犹泣,皆是无鞘之权肆意切割人间之证。
剑器本无善恶,惟执剑者之心念定乾坤。权力愈重,愈需如履薄冰的审慎、明镜高悬的自省。真正的权柄终非来自虎符金印,而是根植于民心向背:能令万民仰望者,非位高而德昭;遭众生唾弃者,非权失而道丧。
手握着企业的生杀大权,李志玲的行事风格便愈发强势起来。
业内流传,她只愿与上市公司董事长直接对接,对下属或其他对接人态度强硬,行事“比较凶”,“最牛女处长”的称号就此传开。
起初,这称号里带着对她职权的敬畏,可谁也没料到,这份“牛气”后来会彻底偏离正轨,成为她肆意敛财的底气。
二、前夫搭档:以“字画”为幌,800万打开贪腐闸门
李志玲的贪腐之路,绕不开一个人——其前夫乔东方。
乔东方比她大8岁,河南安阳人,对外以“古董字画收藏家”自居,经营着北京嘉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两人2007年结婚,一个开公司,一个在公职,这本该是一对柴米油盐的夫妻,但他们却把日子过成了“权力变现”的合作场。
2004年至2009年间,当时浙江一家企业冲刺上市,李志玲正是该公司财务审核的负责人。在她的“关照”下,企业顺利通过IPO;后来企业申请再融资,又遭遇山东某公司举报,眼看流程要卡壳,又是李志玲出面协调,让再融资申请成功通过。
企业老板过某自然懂得“回报”。得知李志玲想去杭州游玩,他亲自到机场迎接,见面就提出要“表示感谢”。最终,过某安排司机往乔东方提供的账户里打了800万元。这800万,像一剂“强心针”,让李志玲和乔东方尝到了权力换钱的“甜头”,也彻底打开了他们贪婪的闸门。
三、敛财升级:5车字画索贿3434万,逼得企业高管想辞职
如果说第一次受贿是“简单直接”,那么,之后李志玲夫妇的敛财手段,就是“隐蔽且贪婪”——某大型企业旗下两家公司的再融资项目,恰好由李志玲审核,企业总裁叶某因此与夫妻俩打上了交道。
乔东方很会“布局”,每次约叶某谈事,都选在自己的画廊。
谈完工作,他总会“顺理成章”地推荐字画,李志玲则在一旁帮腔,明里暗里施压让叶某购买。
2011年初,李志玲主动邀请叶某到家中做客,乔东方拿出几张国画,笑着说“送你了”,转头又推荐一幅瓷板画,开价180万。
叶某以为“送画”是真心,没成想几天后,乔东方就打电话催款190万——原来那几张“送的画”也要收钱,而且还加了价。
从那以后,夫妻俩的“字画生意”越做越“红火”,几年间他们先后给叶某的公司送了5车字画,随后就频繁催款。
叶某本就有失眠症,可李志玲夫妇专挑晚上打电话要钱,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让他不堪其扰,甚至不敢再用私人手机。
夫妻俩见状,又转而给公司其他高管打电话,逼叶某回话。叶某被逼到崩溃,多次向董事长提出辞职,却因项目需要被挽留。最终,这家企业前前后后给李志玲夫妇汇款3434万元。
可经鉴定,这些字画的实际市场价值仅568.93万元,与企业支付的钱款相差6倍多。案发时,很多字画连包装都没拆开,部分画品质量低劣——所谓的“艺术品交易”,不过是他们索贿的遮羞布。
四、情人纠葛:奔驰车+540万,贪腐路上的“额外交易”
除了与前夫联手,李志玲还利用职权,与他人发展不正当关系,并从中谋取私利。
2007年至2014年间,她为某集团下属公司的再融资项目提供便利,不仅收受了时任集团首席执行官李某送的一辆奔驰车,还主动向李某索要540万元。
一审判决后,李志玲不服上诉,辩称自己与李某是情人关系,540万是“民间借贷”,奔驰车是“私人馈赠”,不应算受贿。
可法院调查发现,李志玲长期实际控制、使用那辆奔驰车,且明知自己的职权能直接影响李某公司的再融资进程,借了钱却从未提过归还,所谓的“借贷”不过是索贿的借口。最终,法院驳回了她的上诉,认定这两项均属受贿。
除此之外,李志玲的“小贪小腐”也从未间断:
2014年,她为某公司再融资提供帮助,收受对方通过中间人送的2块浪琴手表;
2015年,明知上海某公司希望获得再融资支持,仍收下该公司副董事长送的10张总面值5万元的购物卡;
2009年至2014年间,还收受某证券公司高管送的1张5000元购物卡。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好处”,一步步将她推向犯罪的深渊。
五、东窗事发:离婚难挡追责,4205万换无期徒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贪腐的泡沫终有破灭的一天。
2013年6月至7月,证监会纪委陆续收到举报,反映李志玲的配偶乔东方违规买卖股票,且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李志玲或许察觉到了危险,2014年3月15日,她与乔东方办理了离婚手续,试图切割关系、逃避责任。
可这招并未奏效,2015年6月19日,乔东方在广东珠海被抓获;次日,证监会就发布消息,以“配偶违规买卖股票”为由,对李志玲作出行政开除处分,同时将她涉嫌职务犯罪的线索移送司法机关。
2018年3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法院查明,李志玲单独或伙同乔东方,通过受贿、索贿等方式,共计敛财4205.7万元。
最终,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李志玲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时继续追缴其全部违法所得;乔东方也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罚金200万元,违法所得一并追缴。
同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李志玲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决;乔东方的上诉也被驳回。
至此,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最牛女处长”,彻底沦为阶下囚,4205万的不义之财,最终买走了她的自由和余生。
六、以案为鉴:权力不可滥用,贪婪终会反噬
李志玲的案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权力失控后的可怕后果。
她本是高知人才,身处监管要职,本该是资本市场的“守门人”,维护市场公平与秩序,可她却把权力当成了“摇钱树”,与前夫、情人勾结,把审核权变成了敛财工具,最终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手莫伸,汝言惧捉手不伸,伸手必被捉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的这句告诫,至今仍振聋发聩。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一旦心存侥幸、触碰法律红线,必然会受到制裁。
李志玲的无期徒刑,就是对“贪婪”二字最沉重的注解——她以为4205万能换来奢华生活,却没想到,这些钱最终成了她“不归路”的“买路钱”。
同时,这起案件也提醒我们,对权力集中的关键岗位,必须加强监督制约。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腐败风险,守护好资本市场的清明,也守护好更多人的“职业底线”。
希望每个手握权力的人,都能从李志玲的故事里吸取教训:权力是责任,不是特权;财富要靠正道获取,而非不义之财。守住底线,才能行得稳、走得远;一旦迷失于贪婪,最终只会落得“身败名裂、悔恨终生”的下场。
(本文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文中部分细节为文学创作,文中图片来源网络。本文由AI协助完成,请甄别!)
素材出处:
2. http://www.jsycjw.gov.cn/a/fLUko65HLt
4. http://www.jsycjw.gov.cn/a/1zAr1itgvV
5. https://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7325285324488281359/
来源:辰东小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