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平常的一年。可是对于王扬来说,这却是改变她人生的一年。
2015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平常的一年。可是对于王扬来说,这却是改变她人生的一年。
今年的王扬已经高三了,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王扬从未有过丝毫放松。可长时间的学习终会让人感到疲惫,最终,王扬决定打开电视放松一下。
她无聊地调着电视频道,想要找到一个自己爱看的节目。可正在这时,电视上却出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面孔。
看着电视上瘦削的脸庞,刚毅的面孔,王扬惊讶地捂住了嘴——因为他,正是自己的父亲,王忠心。
兵王 王忠心
王扬从未想过自己会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父亲。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士兵,可在听了电视中的介绍之后,王扬才知道,这个自己从小就不理解的父亲,还是个兵王!
可身为女儿的王扬,为什么会对父亲王忠心感到不理解呢?这一切,还要从王扬的小时候开始说起。
那时的王忠心十分忙碌,他是部队里公认的测控专家,是操作王、排障王,一有重大任务,王忠心一定会在部队的遴选名单上。
这对一个家庭是无比荣耀的事情,可沉重的任务与信任却让王忠心与自己的妻儿聚少离多。
王忠心一家
按理来说,王扬应该为自己父亲感到自豪。小小的王扬哪里懂得这些呢?感冒发生,开家长会,甚至是过生日…王忠心缺席了王扬人生中的成长。
那时的王扬甚至天真地认为,所有人的爸爸都是这样,是聚少离多、没时间陪伴孩子的。可随着王扬逐渐长大,变得懂事了之后,这天真的想法就被打破了。
或许,只有自己的爸爸是特别的吧。王扬心想。可为什么爸爸这么忙呢?忙的根本没什么时间来陪自己呢?他…究竟在忙些什么呢?
(王忠心与王扬)
就这样,王扬与王忠心父女之间的隔阂慢慢变大,甚至有的时候见了面,她都不知道和父亲说什么。
王扬只能安慰自己,父亲是兵,他的忙碌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于是,王扬开始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自面对成长的难题,直到现在。
她终于理解了父亲到底有多么厉害,有多么伟大。她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父亲在自己小时候会没时间陪自己。因为父亲把属于自己和家庭的爱,奉献给了祖国与人民!
王忠心一家
很快,王扬参加完了高考,取得了一个优异的成绩。可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眼前,自己到底是该去地方学校,还是去军校呢?。
王扬决定,用自己的知识报效国家,为军队做贡献!而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参加军校!
2015年,王忠心的女儿王扬被国防科技大学成功录取,在父亲的熏陶之下,身为女儿的王扬,也踏上了这条光荣的从军之路。
薪尽火传,轮回往复。星星之火,永不熄灭。
王忠心一家
那么,王扬这名小时候不理解、长大了又十分崇拜的兵王爸爸到底又何等荣耀的履历呢?他又是怎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成长为人人钦佩的兵王的呢?
故事,还要从1986年说起。
那时的王忠心刚满十八岁——他的家境贫寒,兄妹众多,为了养活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王忠心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当兵。
(图文无关)
可那时的他什么都不会,学历也不高,被分配的更是高技术兵种炮兵,这可让王忠心犯了大难。
他没上过什么学,小学都是十岁之后才上的,什么东西都不懂,操作都是大问题,这该怎么办?
难道就这么放弃,去别的部队?这不是王忠心的性格。他有着一股执拗的劲,他决定,靠自己学会技术。靠自己,考上军校!
于是,战友们打扑克的时候,王忠心在学习。战友们吹牛的时候,王忠心还在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不断地刻苦努力下,王忠心成功考上了青州士官学校。
年轻的王忠心
王忠心还是营队里面头一份儿,以初中毕业文化考上士官学校的兵。
从学校里毕业出来后,王忠心如愿以偿地继续呆在了炮兵部队,被分配到了导弹测控转业。
凭借自己在学校中学的《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电子线路》等科目,即使是高难专业王忠心也不畏惧。他的手法越来越娴熟,工作也越来越顺手。
王忠心
他可以在多个测控号位之间来回切换,用精确的手法去控制他们。谁都想不到,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憨厚汉子,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只有王忠心自己知道——他只是在学校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学习、看书,向辅导员请教罢了。
书翻烂了,数据背熟了,别人睡觉了,自己还要学。即使都会了,依然要学下去。正是靠着这样的一腔热血与努力,王忠心才取得了这样优良的成绩。
但王忠心的兵王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只是与其它人大多是面对“内在”的问题,而王忠心的兵王之路,面临的却是“外在”的问题。
王忠心
我国的兵役法规定,士官服现役一般不超过三十年,而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服役时间将会更短。
一九九九年,服役时间达到十三年的王忠心按照当时的规定退役。他只能回到家,暂时休息了几天。
但很快,一封电报就打了回来:“速回部队“。王忠心还记得那一天接到电报时的场景,雨过天晴,一缕阳光透过门前的槐树枝,正如云破天光一样。
“就像照到我的心上。”王忠心的嘴角挂着笑容,似乎回忆起了当时能够返回部队的激动、兴奋场景。
因为体制变动,王忠心重新回到了部队后,正式踏上了自己的兵王之路。
王忠心
那时的国家准备将导弹作为日后的重点研究对象,而王忠心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被召回了部队。他的优异表现和成绩,吃苦耐劳的作风有目共睹。
回到部队的第一年,王忠心首次执行实弹发射测控任务。那一天的导弹发射场一片紧张,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实弹发射。
可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不免有人忧心。王忠心把忧虑的心情抛之脑后,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检查工作,密切又密切,任真又认真,只为把一切做到最好。
(图文无关)
检查,操作,撤离现场,点火,发射…导弹升上了天,而王忠心也打破了“号手只能由干部担任”的军队旧例,成为了第一名士兵号手!
后来,王忠心在战略导弹换装中表现出色,高强度的练习设备台的控制手法和操作规程,收获了战友们的佩服和尊敬。
从此之后,王忠心成为了部队中“操作王”。可他的兵王生涯并不仅仅如此,他还是部队中的“排障王”。
王忠心
那时,部队中测试的一枚导弹卡壳了。厂家技术人员和武器设计师排查了三天三夜,都没有人找到问题出在哪里。
这时,有人提议:不如我们去找王忠心吧?老王班长虽然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他或许能懂?
所有人都想见见这个部队里名声大噪的军士长,而王忠心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果然找出了导弹电缆连接上的问题。
一枚导弹,就这样在王忠心的操作下“药到病除”了。
王忠心
“操作王”“排障王”…王忠心就这样成为了部队公认的,名副其实的“兵王”!
服役的三十四年时间里,王忠心经历过军队建设的三次跨越性发展,部队武器装备的两次换型。他几乎就是军队中的百科书,军队中的“活历史“。
他可以操控三种型号的导弹武器,先后执行重大军事任务28次,参加实装训练一千三百多次,没有犯过一丁点微小的错误。
他几乎是解放军中当兵时间最久的人,也正是这三十四年的服役生涯造就了王忠心这样一个一级军士长,正是这三十四年的学习和磨炼,三十四年间的无错漏,造就了这个士兵中的“兵王”。
王忠心
功成名就,仍记初心
二零一三年三月五日,全国人民都在这一天,坐到了电视机前。
因为今天,将会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在庄严地国歌声中,会议慢慢开场。
可随着电视播出,许多懂行的观众就炸开了锅——那是谁?主席台上,那个瘦削的家伙到底是谁?他为什么顶着使馆的军衔,站在那里?难道不是将军,也有资格站在主席台上了吗?
伴随着知情者的透露,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那个部队里的兵王,比将军还稀少的一级军士长,王忠心!
(人大代表王忠心)
而对于那些坐在电视机前的,王忠心曾经带过的兵们,能在电视上看到他们尊敬、仰慕的军士长,则让他们更为激动。
王忠心的兵王并非只是个人综合能力强,经验强,他的贡献也是士兵中首屈一指的。
王忠心曾为军队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士兵。比如,第二炮兵的“十大砺剑尖兵”王治基就是王忠心手底下的兵。他对这位老上司是十分敬佩的。
“老班长领着我们一起干。”王治基说道。别人跑位一百次,自己绝不练九十九次。别人画电路图十张,那自己就画十五张。
王忠心
有些新兵甚至会觉得王忠心是故意在刁难自己。比如对于三级军士长王国胜来说,他就曾经在王忠心的要求下,要求插拔电缆插头两千次。
王国胜真的觉得王忠心是故意的。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谁还不会做?这难道不是故意给自己找事干吗?
王忠心似乎看到了王国胜的犹豫,他没有替自己解释,翻身跑向战位。不到十分钟,数百插头均被对接成功。
王国胜拿来标准参数一对比,结果全部精确到位!他这才明白军士长的意思,只有日积月累的长期苦练,才会拥有精准、熟练的手法,才不会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出错。
正如卖炭翁中所叙述的道理那样。为什么王忠心会做的这么迅捷又这么准确呢?“无它,唯手熟耳”。
王忠心
在日常的训练外,王忠心也坚持自己不搞特殊化。三十四年的服役生涯中,王忠心从未与士兵分离过。
几十岁的他已经两鬓斑白。可即使如此,他依然坚持与十六名士兵们住在集体宿舍。
但大家都不忍心啊,军士长年纪大了,睡眠浅,小伙子们又会打呼、梦话,经常会惊醒睡梦中的王忠心。
所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长觉得这样不行,偷偷给王忠心安排了一个单间。可王忠心知道后,又抱着铺盖回到了集体宿舍。
“再老的兵也是兵。”王忠心的脸上带着朴实的憨笑。既然是兵,那就要与兵在一起。哪能搞什么单间,特殊化呢?
王忠心
平常的训练中,王忠心也是身体力行的为大家做着表率。
出早操,那就提前十分钟站到操场。参加生产劳动,那就脏活累活抢着干。五公里越野,那就把连队的旗插在包上,跑在队伍的最前面,让旗帜激励着后面的士兵!
旅政委许保坤如此评价道:王忠心的体能依然保持在二十五岁到二十九岁之间。正如政委所说的那样,王忠心的越野成绩,至今仍在连队名列前茅。
一个几十岁的,可以称得上是老者的人,压过了一群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这不得不让人赞叹。
正是在这样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正是这样的同甘共苦,使得王忠心教育出了一群爱戴他、尊敬他的优秀士兵。
王忠心
王忠心带出的士兵有三十八人立功受奖、十一人考入军校,六人提干,二百一十七名士兵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测控号手。
甚至连“科技练兵模范战士”徐海波,“全国优秀大学生士兵”高明等受过奖彰的战士,也是王忠心手把手带出来的好士兵!
谈到带士兵的诀窍,王忠心笑着说:“把七零后当朋友带,把八零后当兄弟带,把九零后当孩子带,这就是我的独门秘诀。”
他笑起来的时候,露出了半截磕掉的门牙,那是与士兵们打球的时候失误磕掉的。耳后面出现了几道缝线,那是和新兵踢足球时,受伤缝了五针留下的。
王忠心
训练、执行任务之余,王忠心也不会闲着。他一直有一个想法,自己既然是兵王了,那自己是不是能做点更多的事情来配得上这个称号?
怀揣着这个想法,王忠心开始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写了下来。继训练士兵,为士兵作表率之后,王忠心又找到了第二条贡献之路——写书。
他曾经先后二十多次参与编写书籍,出名的就有《导弹概述》、《综合测试设备》等教案规程。他还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王氏学习法,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简洁,生动形象。
迄今为止,这套教材和学习法已经被运用了十多年。
王忠心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之后,王忠心并没有自傲,而是深感压力的深重。他是一名军人,对军人的了解自然是最深的,因此,他更多是为军人、军属及其就业问题等发声。
他曾与其它人大代表一起,提交过一份关于现役军人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提案,解决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他没有辜负自己身上的职责,而是将责任的重量化作力量,在岗位之外继续奋斗着。
王忠心做到了无数人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可谁又会想起,眼前这个刚毅坚强,努力上进,热情和善的一级军士长,在几十年前,还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学都没怎么上的孩子呢?
2020年6月3日,在获得上级批准之后,这个士兵中的稀罕物,干满了足足三十四年的军队兵王终于回到了家乡。
退伍的王忠心
乡间鸡鸭鸣叫,黄狗呜呼,沿着政府铺就的水泥路,王忠心回到了家里,看着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母,热泪盈眶。
这次,他就不走了!
1986年,一个懵懂的少年背着行李离开了家乡。1999年,一个迷茫的少年身穿军服,短暂归家。
而今天,离家的游子终于回到了他朝思夜想的家园,征战的士兵,终于能解甲归田,享受由自己所守护的,宁静生活。
忙碌了几十年的老兵,终于可以休息了。
来源: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