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引导未成年人防范网络风险?这是一个让无数家长头疼的难题……本周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来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做数字时代聪明的小公民吧!
做数字时代
“聪明的小公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引导未成年人防范网络风险?这是一个让无数家长头疼的难题……本周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来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做数字时代聪明的小公民吧!
1
个人信息就像你家的钥匙,
不能随便交给陌生人
绝不公开:不在社交媒体、论坛、游戏公屏等任何公开场合透露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谨慎设置:将社交账号(微信、QQ、抖音等)设置为私密账户,只允许好友查看内容。
2
屏幕背后可能是谁?
不能轻易相信
保持匿名性
使用网名而非真名进行社交。在完全信任对方之前,不要透露个人详细信息。
识别危险信号
如果网友表现出过度打探你的隐私、要求你发送隐私照片或进行视频通话甚至向你索要钱财或礼物等行为,请立即警惕并拉黑举报。
坚守底线
绝不答应与网友单独线下见面。如果确实有必要,必须事先征得家长同意,并由家长陪同在公共场所会面。
3
识别网络陷阱,
不点击、不轻信、不转账
提防网络诈骗
中奖陷阱:“恭喜你中奖了!请先支付手续费……”这是经典骗局,一律忽略。冒充熟人:收到“朋友”或“老师”发来的借钱、充值等消息,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
免费游戏皮肤(外挂):声称可以免费获取游戏道具的链接或软件,极可能是盗号木马或诈骗手段。
远离不良信息
遇到暴力、色情、赌博或令人不适的网站和内容,不要好奇,立即关闭,并告知可信的成年人。
4
拒绝网络欺凌,
不参与、不忍受、不沉默
不伤害他人
不在网上发表侮辱、嘲笑、攻击他人的言论,不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键盘”不是伤人的武器。
面对霸凌
如果遭到网络霸凌,不要沉默!保存证据(截图、录屏),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
5
给家长的话
沟通优于监控
与孩子保持开放、平等的对话,了解他们的网络生活,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和监视。
共同制定规则
以身作则
自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理性使用手机、尊重他人隐私、健康上网,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
希望这份指南能成为
你在网络世界中的“安全地图”。
愿你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也能练就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
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智慧的
数字化时代小公民!
来源:平安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