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龙华区“媒体+”系列交流活动走进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探访了益木工坊、方寸文化、博林凯三家入驻企业。这座获评“广东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产业高地,正以独特的生态优势与精准服务,成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沃土。
昨日,龙华区“媒体+”系列交流活动走进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探访了益木工坊、方寸文化、博林凯三家入驻企业。这座获评“广东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产业高地,正以独特的生态优势与精准服务,成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沃土。
媒体记者采访博林凯创始人。
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是深圳市壹玖捌零产业集团运营的标杆园区之一,历经十余年发展,园区现有入驻企业约230家,其中文创企业数量约190家,占入驻企业总数的80%左右;园区年产值超60亿元,年纳税额8000多万元,园区内企业拥有知识产权超1680项。这里并非简单的企业聚集地,而是构建了“园区+街区+社区”的三区融合模式,将中式园林景观与现代化办公空间相融,以30%的绿化率与1.28的低容积率,打造出极具创意氛围的园林式办公体验。更关键的是,园区与行业龙头共筑生态圈,聚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闭环,从策划设计到制作落地的全链条需求均可在园区内得到满足。
在企业服务方面,园区构建了“政策-人才-法务-金融”全要素服务体系,打造设计师联合会、数字创作基地、智慧金融平台、文化产权中心四大核心平台。通过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初创企业提供补贴,助力减轻经营压力、对接优质资源。园区配套设施持续升级,13000平方米大型停车场、公共书房、屋顶农场等设施一应俱全,附近正在修建的两条地铁线路更将破解交通瓶颈。活动赋能同样亮眼,园区连续8年承办文博会分会场,年均举办50余场分享交流活动,为企业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
园区专注木工体验服务的益木工坊,自研超过200课时作品,专业为学校、机构提供稳定的木工课程全方案。“受益于园区的文化氛围与客流优势,让我们快速打开了市场。”该工坊木工老师李辰怡介绍,借助园区优势,他们已服务深圳100余个社区、超10万人次,更与多所学校共建木工教育体系。
“园区氛围特别好,邻里和睦相处,大家喝杯咖啡、赏赏花草的时间就能相互认识,有需要就可以在园区就近找到合作商。”博林凯创始人陈丽霞感慨道。这家深耕行业十六载的品牌策划机构入驻园区后,实现了服务半径的快速扩张,落地方案已经超过300个,包括品牌定位、业态规划、艺术装置、主题活动策划等,在陈丽霞看来,1980产业园良好的环境、丰满的产业生态,让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入驻3年的方寸文化,见证了园区服务的温度。“从几个人的小团队到多元业务布局,离不开园区的一路扶持。”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林淼表示,园区工作人员定期走访了解需求,在自身服务采购中优先选择园区企业,助力企业业务范围从政府与教育行业拓展至展会、医疗系统等,新增业务占比达40%。公司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建了高素质团队,成功承办了多项重大活动。
从传统工业区到文化科创高地,1980产业园通过园区、社区、街区的有机融合,践行“产城融合”理念,为企业打造成长蝶变的优质物理空间,更以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高效协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为企业提供滋养创意的生态土壤。未来,这座产业园区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产业融合,为龙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金璐/文 蔡维泽/图
编辑 谢俊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