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来自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一千八百多位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全球安全议题。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目前在国际局势中存在分歧的多个国家,比如俄罗斯、美国、乌克兰等,也都派出代表参
近日,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来自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一千八百多位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全球安全议题。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目前在国际局势中存在分歧的多个国家,比如俄罗斯、美国、乌克兰等,也都派出代表参与。这让本届论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安全对话核心舞台。
在论坛的首场会议中,出现了一个看似微小、却意味深长的细节。没有激昂的演讲,也没有严肃的政策宣示,我国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何雷,向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灿德递去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记录的是上一届论坛中的一个瞬间,何雷将一幅亲手书写“和为贵”的书法作品,赠予施灿德。看到照片,施灿德一下子就笑了,他轻声回应道:“那幅字,现在还挂在我的办公室里。”
乍看这只是一次友好的人际互动,但我们如果把它放在更大的背景中去理解,这个温馨的片段,其实蕴含着中国在外交场合中的独特智慧。香山论坛最初只是一个聚焦亚太地区安全的区域性对话平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高端“一轨半”外交机制。它的成长,也折射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角色的转变,从曾经的倾听者和参与者,变成如今主动搭建平台、推动共识的引领者。
而这一转变,始终是以平等和尊重为基础的。中国向来倡导的是对话而不是对抗,是搭建桥梁而不是筑起高墙。就像何雷递出的这张照片,它所传递的,正是一种超越分歧的沟通方式。人与人的真实连接,理念与理念的相互共鸣,往往比言语交锋更有力量。
“和为贵”这三个字,恰恰说中了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东西。眼下世界各地冲突频发、摩擦不断,但最近中美之间的一系列互动,释放出了不少积极信号。比如日前,两国经贸团队在马德里举行会谈,围绕TikTok等焦点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9号,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国防部长视频通话,明确提出要构建“平等和尊重”的两军关系;还有10号,王毅外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再次确认应以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作为沟通基础。这些动向都表明,“和为贵”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切实推动化解矛盾的实际路径。
中国对“和”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言语中,更落实在行动里。本次香山论坛特别设置了“战争记忆与当代和平”的讨论环节,正是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提醒人们珍视当下的和平。要知道,和平并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它需要人们用心维护。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始终走在国际维和行动的第一线。从刚果到南苏丹,中国“蓝盔”部队默默守护着任务区的平民安全;而从自然灾害救援到粮食危机援助,中国的人道主义物资也总是在关键时刻送达。这一切,都是中国对“和”的承诺的真实体现。
没有慷慨陈词,没有刻意渲染,一张照片、一幅书法,便胜过千言万语。中国以这样温和而坚定的方式,递出了自己的外交名片。这背后的大智慧,是对“和为贵”的执着坚守,是“搭台对话”的包容胸襟,更是“知行合一”的大国担当。
当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面临分歧与纷争,香山论坛上的这个小小瞬间,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另一种可能。我们希望,这份蕴含于细节中的善意与共识能够继续传递,让更多国家理解“和”的深意,让和平的声音传播得更远,让对话与合作成为未来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来源:文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