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教二十三载,她坚守三尺讲台,以语文为桥连接童心与世界;她深耕班主任岗位,用爱与智慧点亮学生成长之路。她就是会宁县教场小学教师王珂,一位在教育沃土上默默耕耘、收获满径芬芳的教育者。
从教二十三载,她坚守三尺讲台,以语文为桥连接童心与世界;她深耕班主任岗位,用爱与智慧点亮学生成长之路。她就是会宁县教场小学教师王珂,一位在教育沃土上默默耕耘、收获满径芬芳的教育者。
金秋时节,走进会宁县教场小学三年级(2)班的教室,王珂正站在三尺讲台上,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授课文《听听,秋的声音》。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秋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孩子们眼中也满是对自然和文字的热爱,这生动的一幕,正是她日常教学的缩影。
会宁县教场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 张梓宸:王老师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惊喜,她常说“要把课堂还给我们”,也真的做到了。课堂上,她很少一味地讲解,而是带着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分组演课文里的内容,还会让大家凑在一起讨论课文里的小问题。现在,我每天都期待上语文课,因为每节课都能有新发现、新收获。王老师像一把温柔的钥匙,悄悄为我们打开语文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真正爱上了主动去学习的感觉。
会宁县教场小学教师 王珂:在教育教学上,我始终践行“把课堂还给孩子”的理念,摒弃语文课堂上的“满堂灌”,努力让孩子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学”,引导孩子们在自主学习中发现语文之美,真正爱上语文。
在王珂的教育理念里,每个学生都是有无限可能的个体。面对性格腼腆的学生,她会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性提问,让其逐渐自信;对于思维活跃但纪律性稍弱的学生,她会引导其参与班级活动策划,将创造力转化为班级贡献,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
会宁县教场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 李浩轩:王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更像是我们成长的“合伙人”。班里的班规并不是王老师制定的,是大家商量出来的,班里的图书角谁来管、卫生打扫怎么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岗位。我从前特别胆小,连在班上说话也不敢,是王老师鼓励我当体育委员,还笑着对我说:“你是班上的小主人呀,要和大家一起把咱们班变得更好”,让我慢慢觉得自己很重要,也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有王老师这样的班主任,我真的觉得特别幸福。
会宁县教场小学教师 王珂:在班级管理中,我推行“班级成长合伙人”制度,和孩子一起定班规、分岗位,让每个孩子既是班级的“小主人”,也是彼此的“小帮手”,用自主管理代替说教,让班级更有温度,更有凝聚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本质是心灵唤醒心灵”。23年来,这句话一直是我教育路上的明灯,我始终牢记: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用真心唤醒真心,用尊重与信任点燃孩子们向上的内驱力,让他们主动、健康、快乐地成长。
自2002年踏上讲台,王珂始终以“做一名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学校满意的班主任”为目标,将全部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以文学浸润纯真童心,以信任构筑温暖班级,以师爱点亮成长之路,更用智慧与温度培育出一个又一个温暖而向上的班集体,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也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未来,她将继续以热爱与行动践行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以文心守护初心,在平凡中静默耕耘,让教育在岁月中生根开花。
会宁县教场小学教师 梁红玉:我是王老师的搭档,和她搭档五年了。她是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引领者,深厚的语文素养让她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美的熏陶。她爱读书,也善于将书中广阔的世界带给学生,用文学的力量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阅读、热爱文化的种子。她是一位"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守护者, 她的善良和耐心,让她能真正看见并理解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营造的班级氛围民主、宽容、积极,孩子们在其中敢于表达、乐于探索,充满了安全感与归属感。她是一位"柔韧有方,管理得法"的智慧者,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并非依靠严厉的约束,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集体荣誉感。她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在自信中成长,班级凝聚力特别强。作为她的搭档,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学习者,从她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初心和最美的模样。
会宁县教场小学教师 王珂:今年有幸荣获县级“优秀班主任”这一殊荣,这份荣誉,是对我23年来深耕小学语文教学、坚守班主任岗位的肯定,更承载着学校的培养、同事的支持与家长们的信任。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以后的日子,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对教育的初心,紧跟教育新步伐,把更鲜活的方法带进课堂;也会坚守班主任岗位,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方式,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收获成长、绽放光芒。
来源:会宁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