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筑牢根基:确保农村换届平稳有序推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8 18:47 1

摘要:农村 “两委” 换届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既是基层民主的集中体现,更是选优配强乡村治理队伍、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关键抓手。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利益格局更趋复杂,换届工作面临宗族势力干扰、外出务工人员参与难、历史矛盾叠加等新挑战。唯有以 “严

农村 “两委” 换届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既是基层民主的集中体现,更是选优配强乡村治理队伍、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关键抓手。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利益格局更趋复杂,换届工作面临宗族势力干扰、外出务工人员参与难、历史矛盾叠加等新挑战。唯有以 “严” 的标准、“实” 的举措、“细” 的服务,全链条把控换届各环节,才能确保换届过程平稳、结果公正,为农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一、夯实前期基础,扫清换届 “障碍点”

平稳换届的前提,在于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准备做在事前。一方面,需强化政策宣传与思想引导,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入户走访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规,明确换届流程、候选人资格条件、违纪违规后果,让村民知晓 “为什么换、换什么人、怎么换”,同时引导现任干部正确看待 “进退留转”,消除 “卸任焦虑”,引导候选人树立 “竞职靠实绩、当选靠民心” 的理念。

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矛盾摸排与风险化解。乡镇党委需组建专项工作组,逐村排查宗族派系、土地纠纷、债务遗留等潜在风险点,对矛盾突出的 “重点村”“难点村” 派驻第一书记或工作组驻点指导。例如,针对部分村庄存在的 “宗族抱团” 苗头,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宗族长者座谈会,强调 “选贤不选亲” 的重要性,同时依法依规阻止宗族势力干预换届;对历史遗留的财务问题,提前进行审计公示,给村民 “一本明白账”,避免因猜疑引发换届冲突。此外,严格候选人资格审查是关键,需建立 “乡镇党委初审 + 部门联审 + 村民监督” 机制,对存在违纪违法、失信失德、长期脱离群众等问题的人员 “一票否决”,从源头确保候选人队伍的纯洁性。

二、规范换届流程,守住民主 “公平线”

换届平稳的核心,在于程序透明、过程公正,让每一位村民的投票权都得到尊重。首先,需细化换届流程,制定 “时间表”“路线图”,从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到结果公示,每一步都明确操作规范与责任主体。例如,选民登记环节需精准摸排外出务工人员、年老体弱村民等群体,通过电话核实、委托登记等方式确保 “应登尽登”;候选人提名环节需坚持 “两推一选”,既尊重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的意愿,又严格把关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避免 “唯票数论”。

其次,要保障选民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占比高的特点,可通过线上视频宣讲、邮寄选票、设立流动票箱等方式,为其参与投票创造条件,同时严格落实 “一人一票”“秘密写票” 制度,杜绝代投、逼投、贿投等行为。选举现场需邀请村民代表、老党员、驻村律师担任监督员,全程记录投票、计票过程,同步进行影像留存,结果即时公示,让村民 “看得见、信得过”。此外,需引导候选人良性竞争,组织 “候选人履职承诺会”,要求候选人围绕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矛盾化解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划,而非进行人身攻击或空口承诺,通过 “晒实绩、亮蓝图” 营造健康的竞选氛围。

三、强化监督执纪,拧紧纪律 “安全阀”

严明的纪律是换届平稳的重要保障,需以 “零容忍” 态度打击违纪行为,筑牢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的防线。一方面,要健全多元监督体系,整合乡镇纪委、民政部门、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力量,设立举报电话、邮箱、二维码等 “绿色通道”,鼓励村民实名举报换届中的违规行为,对举报线索做到 “凡举必查、查实必究”。例如,某地在换届中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某候选人存在 “变相贿选”(以发放 “福利” 名义拉拢选民)的行为,及时取消其资格并通报批评,有效震慑了同类行为。

另一方面,要加强换届纪律警示教育,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等方式,让候选人与工作人员明确 “红线”“底线”。对换届中的违纪违法问题,需快速反应、从严查处:对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秩序的,依规依纪取消候选人资格,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对工作失职渎职、导致换届混乱的乡镇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同时,需建立换届 “舆情应急预案”,及时回应网络上关于换届的不实传言,避免谣言扩散引发群众恐慌,维护换届期间的农村稳定。

四、做好后续衔接,打通治理 “延续性”

换届不是 “终点”,而是乡村治理的 “新起点”,做好后续衔接工作,才能避免 “换届即断线” 的问题。首先,需规范事务交接,明确要求原村 “两委”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财务账目、集体资产、工程项目、民生事项等方面的移交,乡镇政府需派人监督交接过程,形成书面交接清单并公示,防止资产流失或责任推诿。例如,某村在换届后通过 “清单式交接”,清晰梳理出集体土地承包、低保户审核等未办结事项,确保新班子 “接得住、能推进”。

其次,要加强新班子培训与帮扶。针对新当选干部可能存在的 “履职能力不足” 问题,乡镇党委可组织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邀请优秀村书记分享治理经验,帮助新班子快速掌握乡村振兴、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方法;同时,安排离任干部与新干部 “结对帮带”,传承工作经验,化解 “新手焦虑”。此外,需建立新班子 “履职承诺跟踪机制”,定期组织村民代表评议其工作进展,让 “承诺” 落到实处,既增强新班子的责任感,也让村民感受到换届带来的新变化,巩固换届平稳的成果。

农村换届平稳,方能夯实基层民主之基;乡村班子有力,方能激活乡村振兴之脉。从前期摸排到后期衔接,从程序规范到纪律监督,唯有将 “公平、公正、公开” 贯穿始终,将 “民之所盼” 融入每一个环节,才能让农村换届成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过程,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锻造出一支 “靠得住、能干事、群众信” 的基层队伍。

来源:农家事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