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流转,记忆永恒。两年前的杭州亚运会,是运动健儿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你我心中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请你一起打开记忆的盒子,重温亚运。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钱玥
时光流转,记忆永恒。两年前的杭州亚运会,是运动健儿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你我心中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请你一起打开记忆的盒子,重温亚运。
杭州亚运品牌促进会和潮新闻联合推出“迎亚运两周年・我的亚运故事”征文活动,诚邀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亚运故事,无论你是当时亲临现场感受热烈氛围的观众,或是参与赛事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还是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欢迎你来分享你的独特亚运记忆。
又是一年桂香满杭城。每当路过平海路的亚运特许零售店,指尖触碰到橱窗里的亚运吉祥物摆件时,去年那段奔忙在各大机场口岸的日子,总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作为杭州市职工国际旅行社的一员,我们31人组成的亚运服务团队,以“一线作战”的坚守与“后方镇守”的担当,在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北京首都、乌鲁木齐地窝堡四大机场的灯火中,共同书写了属于职旅人的亚运篇章。
故事始于2023年2月,那时,抵离指挥中心刚刚成立。我们职旅社的负责人章洁总秉持“在家门口办盛会,必须拿出职旅实力”的信念,迅速遴选出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同事,将团队划分为“一线作战”与“后方镇守”两大板块。至今记得第一次培训时,章总拿着厚厚一本服务手册对我们说:“抵离服务是亚运给世界的第一印象,咱们举着欢迎牌的每一分钟,都是在为中国添彩。”自那天起,180多课时的专业培训、无数次的流线梳理演练,成为我们备战亚运的日常。
杭州亚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图源新华社
真正的挑战是从4月的代表团团长大会开始的。那天,广州口岸的同事突然传来急讯:阿曼代表团因前段航班延误,中转时间仅剩1小时。消息传回后方,章洁总立刻放下手中的信息核对表,一边联系广州机场边检开通亚运专用通道,一边指导前线同事引导代表团走快速流线。当最后一位代表团成员顺利登机时,前线同事发来一张照片——廊桥上,阿曼代表正对着镜头比心。后来我们才得知,这次协调创下了团长大会国际航班登机的最短时间记录,而章洁总脚后跟磨破的伤口,在她忙于汇总信息时被悄然忽略。那一刻我们真正明白,“职旅速度”的背后,是有人将每一位宾客的行程,都当作自己的急事。
九月亚运期间,虽然更加忙碌,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温暖片段。那时,我正在广州白云机场值守,这里涉亚客户人员散、人数多、航班复杂,使得我们的抵离服务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几乎是24小时的在岗工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来自孟加拉国70多位运动员和技术官员因前序航班的延误,导致可能无法搭乘前往杭州的航班,这将严重影响比赛。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我们迅速协调海关、边检、安检、航司等相关人员,最终完成紧急通关的挑战,使70多名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成功搭乘前往杭州的航班。还有印度尼西亚的代表团,到达广州中转时发现将行李和笔记本电脑等物品遗落在了杭州的机场,于是我们与杭州的抵离工作人员的沟通和落实后,成功联系到了他们还在赛场的同事将物品成功带回,至今都还记得当他们成功的对接落实好遗留物品后,在登机口发出的那句“我太爱这个国家和美丽的你们”的感叹!
那些日子里,职旅人的身影活跃在各个口岸的每个角落:北京口岸的张赫、刘倚舟通宵陪伴哈萨克斯坦女排代表团,协助兑换外币、畅聊中哈风土人情;上海浦东口岸的朱煜铭在航班延误时贴心带领宾客洗漱,细心询问用餐需求;后方的同事们则在每晚十点后汇总各口岸信息,反复校对宾客抵离时间,常常忙碌至深夜。就连参加全国导游大赛的戴琛,也在比赛间隙将亚运故事融入讲解词,荣获全国银奖后,第二天便奔赴乌鲁木齐与团队汇合。我们常说,职旅的亚运故事里,没有孤军奋战,只有31人拧成一股绳的坚持。
如今,亚运的欢呼声已渐渐远去,但那些闪烁在口岸灯光里的记忆,已成为职旅人最珍贵的财富。我们记得泰国女排姑娘们在广州机场用手势比划着“杭州很美”,记得柬埔寨亚残运会代表与我们约定“正式赛再见”,更记得吉尔吉斯斯坦代表队发来的那句“Better than best”。这些瞬间让我们更加确信,职旅人不仅完成了抵离服务的使命,更以专业与热情,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温度。
往后每当提起亚运,我们都可以自豪地说:曾经有这么一群职旅人,在四大机场日日夜夜地坚守,用付出和热爱,实现了与亚运的约定;也曾有这样一份职旅的担当,在亚运的时光中,留下了我们与世界的31次相遇。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