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过账”风险大揭秘:别让好心成“帮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9 11:45 2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朋友或亲戚找到你,声称有一笔资金需要“过一下”你的银行卡,理由可能是工程款、投资分红,甚至是为了“家庭和谐”不让另一半知道。面对这样的请求,很多人觉得不过是举手之劳,还能赚点好处费,何乐而不为?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害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朋友或亲戚找到你,声称有一笔资金需要“过一下”你的银行卡,理由可能是工程款、投资分红,甚至是为了“家庭和谐”不让另一半知道。面对这样的请求,很多人觉得不过是举手之劳,还能赚点好处费,何乐而不为?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害的“帮忙”,却可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犯罪的“背锅侠”。

近年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隐罪)的案件数量持续攀升。这两个罪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量刑却有着天壤之别。

帮信罪,简单来说,就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支付结算等帮助。根据《刑法》第287条之二,这种行为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而掩隐罪,则是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还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根据《刑法》第312条,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案例警示:张三明知朋友买银行卡用于“网络刷单”(实为洗钱),仍出售了自己的银行卡。而李四则明知王五给的100万元是诈骗所得,仍帮忙转账洗白。最终,张三因帮信罪被判刑,而李四则因掩隐罪面临更重的刑罚。

很多人认为,只要钱在账户里“待”一会儿,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法律并不这么看。只要钱经过你的账户,哪怕只停留了10分钟,一旦这笔钱有问题,警察第一个找的就是卡主。

风险一:冻结银行卡,5年内不能开立新账户
如果你的账户被用于接收非法资金,银行可能会冻结你的账户,并且5年内你不能开立新的银行账户。这意味着,你将无法正常使用银行服务,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风险二:涉嫌犯罪,坐牢留案底
更严重的是,如果对方用你的账户收的钱是诈骗、洗钱、赌博等违法所得,你可能会涉嫌帮信罪或掩隐罪,面临刑事处罚。一旦留下案底,你的未来将受到严重影响,包括就业、升学、出国等。

风险三:AB贷陷阱,莫名其妙背上债务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方声称贷款需要过一下你的账户。这时,你要警惕是不是AB贷陷阱。一旦你同意,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背上巨额债务,而对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风险四:公司款项过账,涉嫌偷税漏税
如果你的老板声称公司有一笔款项需要借用你的卡走钱,这里面可能涉嫌偷税漏税。一旦被发现,你将成为背锅侠,面临法律制裁。

面对这些风险,我们该如何防范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增强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请求。对于涉及银行卡的操作,务必深思熟虑,谨小慎微。守护个人信息:不在来源不明、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轻易透露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等私密信息。避免在公共场合使用免费无线网络处理银行卡相关事务。设置复杂密码:为银行卡设定复杂且难以破解的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推测的数字组合作为密码。审慎开通快捷支付:在开通快捷支付功能时,务必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条款,明确风险所在,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支付上限。定期核查交易明细:养成定期查看银行卡交易明细的好习惯,一旦发现异常交易,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迅速报警。拒绝任何形式的“过账”请求: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不管对方以什么名义,借你的账户走流水的,甚至还要借用你的身份证的,一律拒绝。记住,如果对方干的是好事正经事,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银行卡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犯罪分子利用的对象。面对朋友或亲戚的“过账”请求,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心”或“贪小便宜”而陷入犯罪的泥潭。

记住,银行卡是你的个人财产,也是你的法律责任。不要让任何人的钱过你的银行卡,一分一毛都不行!更不要把自己的银行卡通过卖、租、借的方式给其他人使用。还有身份证、手机卡、微信号这些都不能外借。别因为贪图那点蝇头小利,搭上自己的前途,赔上一辈子!

让我们共同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守护好自己的未来!

来源:吴律师说法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