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踪大盘的指数基金看着简单,实则买对时点才能赚——就像种庄稼,得知道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收割。我之前瞎买,要么买在高点套牢,要么卖在低点踏空,后来学了聪明基民的4个方法,3年赚了28%。新手照着做,不用猜涨跌,也能找对买卖点。
跟踪大盘的指数基金看着简单,实则买对时点才能赚——就像种庄稼,得知道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收割。我之前瞎买,要么买在高点套牢,要么卖在低点踏空,后来学了聪明基民的4个方法,3年赚了28%。新手照着做,不用猜涨跌,也能找对买卖点。
估值百分位就像菜价标签,低于30%是“打5折”,高于70%是“涨3倍”,聪明基民都在“打折时买、涨价时卖”。
比如沪深300指数,2022年10月PE百分位跌到15%,比过去85%的时间都便宜,就像白菜从3块一斤降到1块5,我果断分批买了5万;2023年11月PE百分位涨到68%,接近“涨价线”,我卖了3万,落袋1.2万收益。要是等百分位超过70%再卖也能赚,但我怕“菜价跌回去”,见好就收更稳。
新手查估值很简单,支付宝“基金详情页”或天天基金网都能看,记住:宽基指数PE百分位<30%买,>70%卖,中间拿着不动,比瞎猜靠谱多了。
普通定投是“定时定量买”,聪明基民会用“均线定投”——指数跌到200日均线以下(相当于公交站人少),多买;涨到200日均线以上(人多挤不上),少买或不买。
我投中证500时就这么干:2023年3月,指数跌到200日均线以下,我把每月定投额从2000提到3000;2023年9月,指数涨到200日均线以上,又把定投额调回2000。这样一来,低价时多囤了筹码,高价时少买不浪费钱,一年下来,平均成本比普通定投低了6%,收益多赚了8%。
新手不会算均线也没关系,很多基金APP能设置“均线定投”,跟着系统提示操作就行,相当于有了“自动找买点”的小助手。
聪明基民从不想“卖在最高点”,而是定个“止盈目标”,到了就卖,比如赚20%-30%就分批止盈,像定闹钟到点下班,不贪多。
我买纳斯达克100时,定了25%的止盈线:2021年买的3万,2023年涨到3.75万(刚好赚25%),我先卖了1.5万,把一半本金收回来;剩下的1.5万继续涨,到赚30%时又卖了一半,最后总共赚了1.2万。要是当时贪心等更高点,2023年底美股回调,收益可能就吐回去了。
新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定目标,保守的定20%,激进的定30%,到了就卖一部分,落袋的钱才是真钱。
大盘指数跌5%以上就是“清仓大促”,聪明基民会趁机加仓,跌得越多加得越多,但别一次加完。
2022年4月,沪深300单月跌了8%,我除了定投,额外加了2万;隔了一个月又跌了5%,再加1万,总共加了3万。后来指数涨回来,这部分加仓的收益比平时多赚了15%。但要注意,加仓得用闲钱,比如你有10万闲钱,分5批加,每次跌5%加2万,就算继续跌,也有资金补仓,不慌。
我朋友2022年大跌时一把梭加了5万,结果指数又跌了10%,他慌得割肉,反而亏了;要是分批加,就不会这么被动。新手加仓别激进,分批加才安全。
其实买大盘指数基金,找买卖点不用懂复杂分析,就靠这4招:看估值百分位找高低、用均线定投控成本、定目标止盈不贪心、大跌时分批加仓。我用这方法3年没踩过坑,新手照着学,不用盯盘焦虑,也能在指数基金里稳稳赚钱——毕竟,找对方法比瞎折腾靠谱多了!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