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亲密盟友”变了!英媒:特朗普一走,马上承认巴勒斯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9 11:31 1

摘要:王室礼炮响起,苏格兰风笛高奏,英美“特殊关系”的戏码再次上演,看上去风平浪静、亲密无间。但就在这场外交盛宴的背后,一场足够让这段关系“牙齿打架”的政治操作,正在悄悄酝酿。

特朗普带着金色头发和标志性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微笑,刚刚走下空军一号,伦敦就像举办皇家婚礼一样热闹非凡。

王室礼炮响起,苏格兰风笛高奏,英美“特殊关系”的戏码再次上演,看上去风平浪静、亲密无间。但就在这场外交盛宴的背后,一场足够让这段关系“牙齿打架”的政治操作,正在悄悄酝酿。

据多家英媒爆料,英国政府已拟定计划,准备在特朗普离英、空军一号飞出英国领空的那一刻,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从外交礼节上看,可谓滴水不漏;从政治信号上看,却是一记分贝极高的“外交耳光”。这不仅是对美国现任政府立场的直接背离,更是英国在巴以问题上释放出一种全新、独立的战略意志。

这场“等他走了再宣布”的戏码,并不是儿戏,而是一次精心策划、时机精确到小时的外交算计。它牵动的不只是英国的中东政策,更拉开了全球舆论对“以巴两国方案”命运的新一轮较量。

英国政府深知,特朗普政府对“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件事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此前明确表态: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对哈马斯的奖励”,只会让和平前景“更渺茫”。

而英国这边的算盘则是:既然你不喜欢,那我就在你走之后做。

《泰晤士报》披露,英国此举正是为了避免在特朗普访英期间发生公开矛盾,毕竟东道主的面子不能丢。但等你一走,我就立刻亮出底牌,既不当面冲撞,又能表明立场。

这种“外交时间差”的操作,既避免了直接冲突,也精准释放了英国政府的政治信号:我们不再在巴以问题上唯美国马首是瞻。

而更关键的是,这并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斯塔默政府自上任以来,就对巴以局势持强烈批评态度。今年7月,斯塔默曾明确表示:只要以色列不停止军事行动、不承诺“两国方案”、还继续吞并西岸,那英国就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如今,加沙战火不断,以色列并没有释放任何和解信号,那么英国政府的“触发条件”已经被满足。承认巴勒斯坦国,是逻辑的终点,而非出格的开始。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这次挑的时间点,不仅是特朗普离境的周末,还正好踩在下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一次为“多边主义”造势的排兵布阵。

英国试图联合法、加、澳等西方盟国,在联合国这个最大的话语场上掀起一股“承认风潮”,用国际共识的方式给以色列施压,重新把“两国方案”拉回国际议题中心。

表面看,英国王室还在为特朗普欢呼,背后却是英美在巴以问题上的价值观裂痕正在加深。

英国外交大臣伊薇特·库珀在公开场合称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极其鲁莽且骇人听闻”,这话明显不打算给以色列留情面。而美国那边,国务卿鲁比奥则用“坚定支持以色列”作为回应,直截了当地否定了任何“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可能性。

两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公开分歧,已经从“意见不同”升级为“路线对撞”。

更直观的,是英国对以色列两位极右翼部长本-格维尔和斯莫特里奇,实施了制裁,冻结资产、禁止入境,理由是“煽动暴力”。

这是实打实的政治动作,不再停留在“呼吁克制”这种外交套话层面。而美国方面,依旧是“无条件支持”路线,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举动几乎闭眼护航。

曾几何时,“英美特殊关系”是西方世界最铁的盟友标配。但现在,连《华尔街日报》都开始质疑这种“特殊”还剩几分真。

益普索的最新民调显示,只有36%的英国人还认同这种关系。更有前英国外交官公开表示:“英美在价值观和政策上的分歧,比二战以来任何时候都要深刻。”

于是我们看到,英国一边用皇家仪式哄好特朗普,一边用外交操作划清界限。这种“面子给足,里子分家”的策略,正是英国在“后脱欧”时代重新定义自己国际角色的一种尝试。

不再是美国的跟班,而是一个有独立判断力的中等强国,试图在多边场域中找到自己的发言权。

英国政府之所以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出手,不只是为了在国际上“立人设”,更是被自家人“顶”着往前走。工党内部早已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实际出手。

超过三分之一的内阁成员、130多名议员联署要求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不仅是政治压力,也是民意倒逼。斯塔默若不回应,党内团结就成问题,执政基础也会动摇。

而从国际面来看,承认巴勒斯坦国早已不是小众选项。目前已有147个联合国成员国完成承认程序,英国此举只是“追上队伍”。但只要英国、法国、加拿大这类传统西方大国一加入,局势就会发生质变。

以美国和以色列为代表的“反对阵营”,将面临越来越孤立的外交处境。

斯塔默的算盘也很明显:这不是一次象征性的表态,而是为“两国解决方案”争取一次喘息的机会。与其等巴勒斯坦地位永远卡在“准国家”状态,不如主动出击,为未来谈判设定底线。

即便以色列和美国会强烈抗议,但当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种压力就会转变成外交杠杆。

这并不是说英国就能一夜之间改变中东格局,但它确实在用一次明确的表态,推动一个正在被边缘化的议题回到聚光灯下。这不仅是对现实冲突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秩序的一次下注。

英国政府在特朗普离开后火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操作看似时机上的小聪明,实则是一场精致的外交博弈。它不仅揭示了英美在巴以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也标志着旧有的“美主导中东秩序”正在裂出缝隙。

这不是一次孤立行动,而是一次系统性战略调整的落点。英国并非突然“觉醒”,而是在多方压力下,终于做出一个各方都预期但没人敢先动的决定。而一旦英国迈出这一步,法国、加拿大等国的跟进就不再是遥远的可能。

未来难免风高浪急,但此刻,英国已经选择站上了推动“两国方案”回归的前沿阵地。

这不仅是对美国政策的一次柔性抗议,也是对全球多边主义的一次公开呼应。在联合国这个舆论主场上,英国此举将成为一道分水岭,决定着中东和平议程的走向,也重塑着英美之间那个曾经“特殊”的关系定义。

世界在变,老剧本写不出新结局,而英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踢出第一脚球。

参考信息:“只等特朗普离开,英国政府本周末就承认巴勒斯坦国”2025-09-18 08:36·观察者网

英国称“若以色列不结束加沙惨状,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特朗普发声2025-07-30 08:57·环球网

来源:明月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