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华:AI赋能数字阅读释放发展潜力

摘要: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在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引擎。在近日举办的人民网金台圆桌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就“构建数字阅读新格局,迈入‘全民阅读’新阶段”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栗翘楚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在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引擎。在近日举办的人民网金台圆桌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就“构建数字阅读新格局,迈入‘全民阅读’新阶段”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以下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学院编辑出版系主任、教授吴炜华在会上发表的主要观点:

近年来,数字阅读正逐步成为全民阅读的主要形式,在商业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业态环境,无论是文字的有声化转型,还是功能性阅读,都在释放巨大潜力。

人工智能(AI)的广泛应用,为数字阅读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阅读过程中,AI技术能实现信息提炼、文本分析、实时回答与翻译等功能,提高用户对书籍的阅读理解效率。

吴炜华表示,近年来教育数字化发展,如数字教材、数字化知识图谱等建设如火如荼。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教材的数字化编创,不是简单扫描为PDF,而是要让它“活”起来,让小孩子与大学生都愿意读。随着AI的不断迭代,智能解书、智能出题、智能引读可以实现更好衔接,并呈现出积极成果。

“我们也特别关注数字出版多模态的发展。要在不同的环境中间,通过纸质书籍、期刊的出版,社交媒体的驱动,形成丰富的数字阅读生态。”吴炜华说。

数字技术在丰富普通用户阅读场景的同时,也为特殊人群提供了便利。

吴炜华表示:“我们做了非常多关于面向市场人群的光明影院的编创,把电影做成便于人群来收听、观看、体验的内容。电影里有很多空镜、音乐、背景没有对白,他们看不懂,我们把它做出来。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做一些博物馆文博层面的数字阅读产品。”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历时近七年,将600多部数字公益视听作品送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送给了全国2244所特殊教育学校,惠及300多万盲人朋友。延伸项目“光明博物馆”以智能出版物形态,采用无障碍语音讲解、感知包等多种形式,提供导览音频、可触摸实物、互动手册、在线云展厅等多样态内容产品,带来听、嗅、触等感官多维融合的探索之旅,为视力残疾群体开拓更为广阔的博物馆融入空间,为无障碍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数字阅读不仅需要技术的加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吴炜华表示,不同平台都会有数据阅读相关的内容研发,各类研究成果可以进行合作,进行数字阅读的差异化、地区化研究。媒体应用场景的差异化、用户差异化的问题,也值得各界关注。通过AI赋能,加大多模态内容建设,大有市场、大有可为。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