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抗战老兵尹芳:抗战的艰苦、和平的艰难忘不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9 13:51 1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战将士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以血肉之躯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历史不容遗忘,英雄值得铭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也有这么一位老

#追云记#

第093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战将士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以血肉之躯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历史不容遗忘,英雄值得铭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也有这么一位老兵,他就是尹芳,他今年103岁了。

尹芳,1923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1940年入党,1945年参加八路军并在随后的13年军旅生涯中历任会计、审计及军需科副科长等职务。1958年10月转业并于同年年底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参与生物所的筹建工作,先后担任总务科副科长、副所长直至离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处室领导2025年8月探望慰问抗战老兵、离休干部尹芳

01

峥嵘岁月,砥砺前行

1923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平山县小山村的尹芳,读了一年多小学便辍学回家务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底,他加入村里青年救国会。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农忙时,青救会的学习组、文娱组和武装斗争组就化身为农民的互助组、拨工组,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结合,一起开荒种地、造林积肥,劳动间隙,一起学识字、学埋雷,一边反“扫荡”、反“清剿”,一边抢种、抢收、快打、快藏。这是抗战时期最活跃的一个组织,广大青年男女在各项工作中都能起到突击作用。

1940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内战爆发后,作为村党支部的宣传委员,组织青年去参军。

02

不畏艰险,俯首奉献

35岁的尹芳在组织召唤下,和筹备组的战友们一起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边疆的山林壑谷,就这样,服从党的指挥的前辈们开始了扎根昆明六十多年、忘我耕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的新生活。作为建所元老,他用艰辛、血汗和青春,和战友们一起建成了生物所花红洞所区。

1959年,尹芳和他的10个战友为了完成筹建“猿猴生物实验站”的任务来到昆明。由于研究任务的特殊性,项目选址昆明玉案山花红洞,这是彝族聚居的一个小山村,距离昆明市中心十几公里,面对眼前的一片荒地,他们一群人住在招待所、观音洞、借住防疫站。很快,在山下租房,摆上几张办公桌、椅子就开始了实验站的筹建工作。

当年建所时的基础建设场景

在大山上成立一个动物实验站并非易事,管道、设施、排水等基础设施都有特殊的修建标准,这在一个资源紧缺的年代里显得困难重重。由于从山脚到山顶还需几十里山路,建筑材料变得尤为稀缺,人员进出都耗时耗力,更别提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了。尹芳带着筹备组成员四处筹措建材,钢筋和水泥都要从北京出发途经越南,辗转多处才能到达昆明,汽车只能运到山上的筇竹寺,还要用马车一趟趟运回工地。为了保证交通条件,尹芳和其他战友们连同建筑工人一起拿起锄头、铁铲,在荒山中开垦道路,寻找水源,不仅如期盖好了大楼,而且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

步行上下山到粮管所背补给

条件虽然艰苦,但在尹芳的奔走和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生物所在离市区十几公里的山上总算建设了完整的科研教学、动物实验、疫苗生产和后勤生活系统,在这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电、给水、生活保障系统。尹芳和战友们一起动手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引领大家克服困难成功建所,以军人特有的坚韧、执着、果敢、无畏,在推进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路上无怨向前。

建成后的生物所

03

离休不离党,白发映丹心

虽然离休了,尹芳还时时关注生物所的发展,从茭菱路到马金铺创新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建设项目以及花红洞所区修缮,都极关心。尹芳常说,生物所从建所之初的种种困难状况到现在越来越好,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

如今,尹芳前辈精神矍铄,当追忆起那段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时,他深情地说道:“作为一名普通战士,我亲历了卢沟桥事变与解放战争的残酷硝烟。战友们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在敌强我弱的逆境中顽强抗争。每一次冲锋都饱含对家国的赤诚,每一次牺牲都捍卫着民族尊严。历经八十载风雨,看到祖国和我们所日新月异的繁荣昌盛,非常欣慰。我今年103岁了,抗战的艰苦、和平的艰难不能忘,刻在我的骨子里,忘不掉。要记住这个历史,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太平日子。”

追云记”是由云南省文化馆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创立的一档以新媒体创新方式、对云南文化和旅游进行多维立体的宣传推广为主的融媒体栏目,挖掘云南有趣的人和事物,以新奇、奇特的角度呈现更加有趣的云南特色。用新视角展示云南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让更多游客感受云南人文风物,开启七彩云南的心动旅程。

【#追云记#栏目】

出品人:赖 勇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监 制:尹 凡、武志敏

技术监制:何 寰

制片人:陈 燕、马雁南

策 划:王 凡、盛雪梅、杨维涵

统 筹:盛雪梅、杨维涵

编 辑:余应木、马丹妮、潘诗雨、苏克胜

宣推统筹:赵小强、杨维涵

直播统筹:杨 锐、赵小强

技 术:叶丹丹、施佳伟

指导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出品单位:云南省文化馆

云南广播电视台

【本期】

策 划:王 凡、马雁南、盛雪梅

编 导:盛雪梅

摄 像:盛夏雨、张昊天、邱黾勉、沈 毅

融媒体策划:杨维涵

编 辑:张皓玥(实习)

宣 推:赵小强、霍 慧、白婷婷

审 核:马雁南、盛雪梅

终 审:王 凡、武志敏

来源:政经云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