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一根水银温度计里面的水银很少,偶尔打破一根不会对家庭个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多大的伤害。但如果残留的水银处理不当,从大健康、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不行的。
如果在家,不小心打破了水银温度计。
你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特别慌张?
其实一根水银温度计里面的水银很少,偶尔打破一根不会对家庭个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多大的伤害。但如果残留的水银处理不当,从大健康、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不行的。
下面就跟大家讲一讲,打破水银温度计可能对身体有哪些影响?该如何处理?
水银(汞),的确有毒
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金属,它的危险性主要在于一旦引起急性汞中毒,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全身性症状。
不过大家也不用慌张,发生急性汞中毒通常是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汞蒸气或误食无机汞盐导致的。而普通家用水银温度计里面的汞只有约0.5-1克,只要你不是每天摔破一根且不处理好,偶尔摔破一根,问题不大。
所以,与其过于担心急性汞中毒,不如关心一下家里残留的水银该如何收拾。
这些收集残留水银的方式都是错的
1、手触碰
虽然水银温度计中的液态汞很难通过完整皮肤被人体吸收,但万一手上有伤口,或者收拾完水银又去做其它家务甚至做饭,有可能会导致局部发炎,甚至水银会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增加急性汞中毒风险。
2、使用扫帚清扫
洒落的水银不能用扫帚清扫!这是因为水银的吸附性强,清扫的时候可能会变成很多体积更小的水银,被污染的面积从原来的小范围扩散到扫帚清扫过的地方,可能会潜伏在角落等不容易被发现的区域,慢慢释放汞蒸气。
3、使用吸尘器处理
汞的挥发速度主要取决于表面积和温度两个因素,吸尘器的吸力较大,很容易把水银击碎,加快汞的挥发速度;而吸尘器在使用时,会吹出温热气流,使汞蒸气浓度在空气中瞬间升高,如果房间内还没开窗通风的话,也很容易被人体吸入。
这些丢弃水银的方式都是错误的
1、扔进垃圾桶
把水银扔进垃圾桶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水银在垃圾袋中极易破碎和挥发,不仅可能会污染垃圾站,在垃圾场进行填埋操作后,汞还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造成长期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不仅如此,还会给环卫工人带来风险。
2、扔进洗手槽或马桶
把水银收集起来后扔进洗手槽或马桶用水冲走,这种做法也错了!因为水银密度很大,会沉在下水管道的U形弯头或污泥中,可能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甚至可能污染污水,冲进河道进入自然环境被水生物吸收。再经过食物链的传播,最终这些被污染的鱼、海鲜回到人的桌子上。历史上著名的“水俣病”公害事件就是由甲基汞中毒引起的。
正确处理打破后的水银温度计的流程和方式
1、开窗通风
迅速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中汞蒸气的浓度。良好的通风可以加速汞蒸气的扩散,减少其在室内的停留时间。
2、立即疏散家人
这里的家人也包括宠物,可以把孩子、老人、宠物安置到另外一间房间,避免踩到水银或者吸入汞蒸气。
3、关闭加热设备
关闭室内所有的加热设备,如空调、电暖器等。因为温度越高,汞的蒸发速度越快,关闭加热设备可以减缓汞的蒸发。
科学处理的步骤
(1)戴上橡胶或丁腈手套,戴上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即可),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和吸入蒸气。
(2)找一个带盖子的坚固瓶子(玻璃或塑料均可),装上半瓶水,"水封"可以有效阻止水银挥发。
(3)对于大颗的"汞珠":用硬纸片或注射器轻轻刮/吸起来,慢慢放入准备好的水瓶中。
(4)对于小颗粒和地缝里的"残留物":用胶带或者湿润的小棉签轻轻粘起来,同样放进瓶子里。
注意!装有水银的瓶子盖子要拧紧,用胶带密封一下瓶口;可以在瓶身上用笔写上"含水银废弃物",提醒他人。
所有污染材料(手套、棉签等)一并密封处理。可以联系社区或物业,是否设有有害垃圾统一回收点进行处理。或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咨询最近的合规回收点进行处理。
不小心触碰或误食、误吸了水银,这样应对
皮肤接触:风险不大
皮肤在没有破损的情况下,本来就是人体一道安全屏障,而水银温度计中的液态汞很难通过完整皮肤被人体吸收;再加上汞对人健康最大的威胁不是皮肤接触,而是是否在密闭空间内吸入了挥发的汞蒸气,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忧。
处理方法
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以减少汞对皮肤的刺激和吸收。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硫磺皂洗一洗。
误食:问题不大
如果误食了有机汞(如甲基汞) 和无机汞盐(如氯化汞),它们容易被肠道吸收,毒性很强,那确实非常危险;但水银温度计中是零价的元素金属汞,跟那两种不一样。金属汞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即使误食了一点,通常会随着粪便在一两天内被完整地排出体外。有大量的医学案例表明,即使有人故意吞服大量水银,也极少发生急性汞中毒。
处理方法
立即漱口,喝点牛奶或者蛋清,保护胃黏膜,尽快就医。牛奶和蛋清中的蛋白质可以与汞结合,减少汞对胃黏膜的损害。
吸入:要随时观察症状
吸入汞蒸气确实是最危险的,要立即离开污染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要随时观察症状,如果出现头晕、恶心、手抖等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汞的情况。
此外,从明年开始大家就要和水银温度计说再见了。
根据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委2017年发布的第38号公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其中明确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
即使水银温度计打破了对人体健康影响不算大,但对环境的污染可不容小觑,所以从多方面来看,要想尽量避免使用水银温度计带来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换成电子的体温测量器,如电子体温计、耳温枪、额温枪等。
来源:重庆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