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八十载·科尔沁正青春】施介小学:穿越烽火的书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9 17:22 1

摘要:在科尔沁区,有一个名字仿佛一座时空桥梁,连接着烽火岁月与和平年代——那就是施介。这位从云南大理走出的白族革命者,在科尔沁草原深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如今,在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里——“施介小学”,这些火种正在朗朗书声中焕发新的生机。每一天,当孩子们走进校门,英

在科尔沁区,有一个名字仿佛一座时空桥梁,连接着烽火岁月与和平年代——那就是施介。这位从云南大理走出的白族革命者,在科尔沁草原深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如今,在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里——“施介小学”,这些火种正在朗朗书声中焕发新的生机。每一天,当孩子们走进校门,英雄的故事都以最庄严的方式被铭记与传颂。

深埋火种:英雄长眠的土地

施介在通辽的岁月虽短暂,却写满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篇章。

“我们要为人民守住通辽!”

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占通辽,我军战略转移。施介奉命留守当地,坚持开展地下斗争。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他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建武工队,如同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极大鼓舞了通辽人民的斗志。

“党的干部,不能有一点特殊!”

他虽身居要职,却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衣着朴素,饮食简单。他常说:“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做官,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的清廉与奉献,赢得了百姓发自内心的敬爱。

他的革命精神,如火炬一般,已成为这片土地最宝贵的基因。作为通辽县民主政府首任县委书记,施介倾注了全部心血。即使肺病日益严重,他仍坚持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逝世时年仅38岁。

“施介同志是为通辽人民累死的啊!”当年亲眼目睹他工作的老人们,至今仍感慨不已。为纪念这位革命功臣,1948年,当地人民将他曾大力支持的通辽第三完全小学更名为施介小学,让英雄的名字永远伴随孩子们的读书声。

破土而出:精神力量的绽放

清晨的阳光洒进施介小学校园,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在这所以英雄命名的学校里,红色基因以独特的方式延续传承。

校园内孩子们在尽情玩耍

近年来,科尔沁区施介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传承施介烈士革命精神的基础上,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融入办学治校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深厚的爱国情怀。

在这里,红色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两条交融的河流,共同滋养每一个成长的心灵。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与崇高理想被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激励学生铭记历史、奋发向前;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民族团结主题教育,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我们是一家”的深刻内涵,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强大凝聚力。这两种力量交相辉映、共生共长,为孩子们塑造了一个有根有魂、有情有梦的精神家园。

清明节祭扫英烈 缅怀先人

施介烈士长眠于科尔沁七十余载,他的名字在一代代学子的读书声中获得永生。这所以英雄命名的学校,正如一座精神灯塔,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见证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朗朗书声是最动人的缅怀,也是最充满希望的未来。

记者:永梅

科尔沁区融媒体中心整理出品

制作:张海鸥

一审:董鹏 二审:刘玉红 终审:郜健

驾驶出租车还敢酒驾?丢“饭碗”+行拘!

“蒙超联赛”门票别扔!通辽以下景区免费、半价......

来源:科尔沁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