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朋友圈频繁出现诸如“某同学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录取通知”“某某同学前往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硕士学位”等信息时,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往往会流露出羡慕之情,同时内心不免产生担忧:自身本科院校背景欠佳,是否意味着申请名校硕士毫无机会?
当朋友圈频繁出现诸如“某同学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录取通知”“某某同学前往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硕士学位”等信息时,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往往会流露出羡慕之情,同时内心不免产生担忧:自身本科院校背景欠佳,是否意味着申请名校硕士毫无机会?
这种担忧在申请英国名校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诸多院校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出:优先考虑来自“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申请者。
即便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具备足够的学术能力,但由于所谓的“院校背景”不佳,可能在简历筛选的初始阶段便被拒之门外。
然而,在2026Fall,一个新的机遇悄然降临:伦敦国王学院(KCL)部分专业正式面向非“双一流”高校学生开放申请。
根据KCL官网2026年秋季入学的最新信息,以下几类专业暂不接受“双非”院校学生的申请:
- 商学院:所有硕士项目
- 自然、数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硕士
- 潘迪生法学院:法学硕士(LLM)
- 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政治经济学硕士
- 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公共政策硕士
虽然部分热门专业门槛较高,但KCL仍有不少交叉学科、文科、理工科专业对双非学生友好,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推荐几类高性价比方向。
尽管部分热门专业准入门槛较高,但KCL仍存在诸多交叉学科、文科以及理工科专业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生较为友好。
接下来,就为大家简要推荐几类高性价比的专业方向。
泛商科专业
非“双一流”高校学生如果期望申请KCL的商科相关专业,不必局限于商学院,部分交叉学科的泛商科专业是更好的选择:
新兴经济与国际发展硕士
MSc Emerging Economie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该专业隶属于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主要聚焦于商业学科与发展经济学的交叉领域开展研究,侧重于理论与政策分析,与传统商业学科存在一定差异。
近三年的案例数据表明,本科院校为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如果平均成绩达到 86 分及以上,且本科专业为商业、经济学、国际关系等相关专业,其录取成功率相对较高。
国际政治经济学
M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该专业隶属于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聚焦于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领域,同时兼顾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相关内容的学习。
从录取倾向分析,会计、经济管理、金融、社会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优势。对于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而言,平均成绩需达到或高于88分才具备较强竞争力。
中国与全球化硕士
MSc China & Globalisation
该专业隶属于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院,系KCL为顺应中国经济崛起态势而设立的特色专业,其学科架构近似于“商科 + 国际关系”的融合模式。
此专业适宜具备商科或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学生申请,去年存在本科院校为非双一流高校且商科专业成绩最低达 87 分的学生被录取的案例。
文科与传媒专业
全球媒体产业硕士
MA Global Media Industries
该项目隶属于艺术人文学院,其对申请者的专业背景限制较为宽泛,然而申请文书与写作样本的质量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因素。
对于非“双一流”高校的学生而言,平均成绩达到 88 分及以上,录取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如果平均成绩未达此标准,但具备相关硕士学位或工作经验,也有机会获得录取资格。
文化与创意产业硕士
MA Culture,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该专业隶属于艺术人文学院。尽管整体上中国学生的录取率并非处于较低水平,但近两年来申请难度呈上升态势。
具体表现为:其一,申请人数有所增加;其二,学校对“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三,申请材料方面,除个人陈述(PS)外,还需提交一份写作样本。
对于双非院校本科毕业生而言,建议均分达到 85 分以上。如果具备文化公司、美术馆、新媒体平台等相关领域的实习经历,录取概率将有所提升。
理工科专业
城市信息学硕士
MSc Urban InformatiCS
该专业隶属于自然、数学与工程学院。对于期望攻读计算机科学(CS)相关专业,但平均成绩以及本科院校背景不占优势的学生而言,可考虑申请此专业,因其对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
非双一流院校学生的最低要求为平均成绩达到85分,低于其他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的要求。
## 双非学生竞争态势更为严峻
当相关政策放开后,许多非“985”“211”高校学生将KCL列为“冲刺院校”。这导致申请人数急剧增加,竞争愈发激烈。
## 优质双非院校学生具备相对优势
此外,伦敦国王学院的招生人员仍会隐性倾向于录取来自优质双非院校的学生。这里的“优质双非院校”,是指在国内排名较为靠前、学科实力较强的非“985”“211”高校,如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相较于其他双非院校学生,这些院校的学生在申请时具有一定优势。
## 隐性偏好现象依然存在
在同等条件下,伦敦国王学院仍然更倾向于录取具有“985”“211”院校背景的学生。在招生人员看来,这类学生的学术基础更为扎实。如果两名申请者在分数、经历等方面相近,其中一人来自“985”院校,另一人来自普通双非院校,那么来自“985”院校的申请者录取概率更高。
双非学士需在“硬实力”与“软实力”方面协同发力,凭借综合实力弥补院校背景的劣势。
硬实力:成绩需合格甚至超标
GPA要求:
建议将目标设定为90分以上。如果申请文科、理工科专业(如文化与创意产业、城市信息学),均分至少应为88分。如果申请交叉学科商科专业(如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与全球化),均分达到90分方更具竞争力。均分低于88分的非双一流高校学生,除非具备极为突出的实习或科研经历,否则不建议冲击KCL。语言成绩要求:
雅思成绩最低要求达到 7.0 分,且各单项成绩不得低于 6.5 分。部分专业的语言成绩要求可能更高,具体应以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建议尽早取得符合要求的成绩。标化考试:
具备 GRE/GMAT 成绩将更为有利。非“双一流”高校学生提交高分数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如 GRE 达到 320 分及以上、GMAT 达到 680 分及以上),可显著提升录取几率。特别是在申请交叉类商科专业时,GMAT 成绩能够体现数学与逻辑能力,是申请竞争力的重要加分因素。软实力:以“实践经历”缩小背景差距
如果将硬实力视作“敲门砖”,那么软实力堪称“加分项”。丰富的实习与科研经历,可使招生官洞察到申请者的专业潜力与实践能力,进而忽略其院校背景方面的不足。
建议每段实习时长不少于两个月,且应尽量参与核心工作。例如,在新媒体平台实习期间,独立策划过专题内容。将这些经历在申请文书中予以详细阐述,能够让招生官切实体会到申请者的实践能力。
文书材料:突显 “个人特色与契合度”
文书是双非院校学生实现 “逆袭” 的关键因素。借助文书,申请者能够向招生官阐释 “尽管院校背景平凡,但依然具备完成KCL学业的能力”,并彰显 “个人与专业的契合度”。
如果你还处于迷茫状态,建议尽早寻求专业顾问的协助,开展一次全面的规划,以免在申请过程中陷入慌乱,出现差错。
来源:土澳留学